圣德昭彰动天地,岁岁丰穰为上瑞。 明年有闰节气迟,冬深有雪方及时。 三农但喜及时雪,天心帝力岂得知。 臣忝颂条居近辅,劝课农桑理舆赋。 宛丘之下为封部,宣布皇恩愧襦裤。 王泽流而有颂声,因而拜手献歌行。 歌云岁云暮兮日云暮,白云初向斜阳度。 斜阳韬掩云舒布,惨惨阴风生北户。 风来带得霏霏花,花轻片片如琼葩。 冻黏寒缀纷交加,陌上逡巡铺玉沙。 琪树瑶台相间出,落梅堕絮初堆积。 映箔横沾翡翠纹,拂窗斜度瑠璃隙。 飘飘千里度龙山,袤丈萧关与玉关。 海上银台对金阙,水精帘栊鉴明月。 万年枝上夜辉光,上林先似梨花发。 黎元有望既满望,手足舞之而蹈之。 因思去岁在京师,国家将议改元时。 时雪未呈盈尺瑞,百神奔走应祷祈。 海风吹起澄江练,织女金刀碎裁剪。 剪作天花撒翠微,茫茫六合生光辉。 明月宫中玉臼杵,霜兔捣药云母飞。 风筛乍似琅玕宝,翔鸾飞下啄瑶墀。 金门廊庑龙尾道,贺雪千官趁朝早。 吾皇为喜表丰年,六出飞花不令扫。 枢相侍臣初奉宣,宣赴中书赐御筵。 光禄移厨供玉馔,上樽赐酒中官劝。 宣令不醉不得归,席上仍令各赋诗。 诗成封进同奏谢,御制歌行竞传写。 拜舞欢呼感圣明,千年遭遇作门生。 微臣忝幸在两制,得以歌诗乐太平。 而今出典淮阳郡,组绶辉华佩金印。 才微任重副忧勤,履薄临深守廉慎。 圣人德泽如阳春,阳春及物无不均。 微臣怀抱如葵藿,葵藿向阳堪喻身。 今因瑞雪献歌咏,西垣再愿𬙂丝纶。
进瑞雪歌
译文:
皇上的圣德彰显,感动了天地,年年五谷丰登,这是最祥瑞的景象。明年有闰月,节气来得晚,深冬时节下雪才正当时。农民们只欣喜这及时的雪,可上天的心意和皇上的力量,他们哪里能完全知晓呢。
我有幸担任能向皇帝进言的官职,且身处京城附近。我负责鼓励督促农事、征收田赋。我所管辖的地方在宛丘之下,虽向百姓宣布皇上的恩泽,但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愧对百姓。皇上的恩泽广布,百姓们便有了歌颂之声,因此我恭敬地献上这首诗。
歌词唱道:一年将尽啊一天也快过去,白云开始在斜阳中飘度。斜阳被云朵遮掩,云朵舒展开来,寒冷凄凉的北风从北面的窗户吹进来。风带来了纷纷扬扬的雪花,雪花轻盈,片片如同美玉。它们冰冷地粘连在一起,纷纷扬扬交织而下,转眼间田间小路上就像铺上了一层白玉般的细沙。
玉树和瑶台般的雪景错落出现,雪花如同飘落的梅花和柳絮般堆积起来。雪花映照在帘子上,横贴着如同翡翠的花纹;斜着穿过窗户的缝隙,洒落在琉璃般的窗格上。雪花飘飘洒洒,飘了千里,覆盖了龙山,广袤的萧关和玉关也都被它笼罩。海上的银台与金阙遥遥相对,在明月的映照下,像水晶帘幕般明亮。皇宫中的树木在夜里闪烁着光辉,就好像上林苑里的梨花提前开放了。
百姓们有了期望,如今这期望已然实现,他们不禁手舞足蹈。我想起去年在京城,国家打算更改年号的时候,当时雪还没有呈现出一尺厚的祥瑞之景,各路神灵都在奔走,回应人们的祈祷。那雪就像是海风吹起了清澈江面上的白练,又像是织女用金刀把它裁剪碎了。剪成了天花洒落在青山之间,整个天地都闪耀着光辉。就好像明月宫中玉兔拿着玉臼杵捣药,药粉如云母般飞扬。风吹动雪花,乍一看就像珍贵的琅玕宝石,又像是飞翔的鸾鸟飞下来啄食玉阶。
皇宫的金门、走廊和龙尾道上,官员们早早地赶来庆贺下雪。皇上因为这场雪预示着丰年而欢喜,下令不要清扫这六角形的雪花。宰相和侍臣们先传达皇上的旨意,让官员们前往中书省参加皇上赏赐的御宴。光禄寺的人送来精美的食物,皇上赏赐美酒,由太监在一旁劝酒。皇上还下令不喝醉不准回去,宴席上还让大家各自赋诗。诗写成后封好呈上去一同奏谢皇上,皇上亲自创作的诗歌也被竞相传抄。官员们跪拜舞蹈,欢呼着感谢皇上的圣明,能在这样的时代为官,就像是千年一遇的幸事。
我有幸担任两制之职,能够用诗歌来歌颂太平盛世。如今我出任淮阳郡的长官,佩戴着闪耀的印绶和金印。我才能微薄但责任重大,辜负了皇上的忧国勤政,所以我行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坚守廉洁谨慎。皇上的德泽就像温暖的春天,能惠及万物,没有一处不均匀。我的心意就像葵藿,葵藿总是向着太阳,这就如同我一心向着皇上。如今因为这场瑞雪,我献上这首诗歌,还希望能再次回到西垣,为皇上起草诏书。
关于作者
宋代 • 田锡
田锡(九四○~一○○四),字表圣,嘉州洪雅(今属四川)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进士。释褐除将作监丞,通判宣州。迁著作佐郎、亦西北路转运判官。改左拾遗、直史馆。六年,为河北转运副使。七年,徙知相州,改右补阙。八年,移睦州。转起居舍人,还判登闻鼓院。寻以本官知制诰,加兵部员外郎。端拱二年(九八九),改户部郎中,出知陈州。因稽留狱案,降海州团练副使,嗣知单州。召为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真宗即位,迁吏部,同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出知泰州。咸平三年(一○○○)召还。五年,再掌银台,兼侍御史知杂事,擢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朝请大夫。咸平六年十二月十一日卒,年六十四(《范文正公集》卷一二《赠兵部尚书田公墓志铭》)。有《咸平集》五十卷(今本三十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田锡诗,以宜秋馆刻《宋人集》丁编本为底本,校以毛晋藏明钞本(简称毛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明张位抄本(简称张本,藏北京图书馆)、汪士钟藏抄本(简称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为六卷。另从《天台续集》等辑得集外诗二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