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风高,霏霏满天雪。 千里六出花,六日飞不歇。 深山深一丈,树木冻欲折。 平地盈数尺,布肆不成列。 覆物生辉光,照人清皎洁。 紫塞群玉峰,沧溟白银阙。 篁竹为琅玕,松风筛玉悄。 官吏来参贺,物情亦感悦。 瘴疠已消除,丰穰及时节。 长吏因疾恚,请假来一月。 病眼为寒昏,风头因冷发。 汤药厌服饵,酒肉悉罢辍。 夹幕映重帘,炉茵与衾袍。 禄粟不忧饥,帑俸无乏绝。 江海主恩深,素餐心激切。 儿童温且饱,当风溯凛冽。 朝索暖寒酒,暮须汤餠设。 不知有饥寒,灯火夜暖热。 越人轻活计,舂税供膏血。 及至风雪时,日给多空竭。 樵苏与纲捕,负薪冰路滑。 口噤无言语,股栗衣疏葛。 藜藿不充饥,冻饿多不活。 惭惶襦裤恩,徬徨空殒越。 因作苦寒行,聊与儿童说。
苦寒行
译文:
昨天北风呼啸,刮得特别猛烈,漫天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那洁白的雪花如同六角形的花瓣,纷纷扬扬地从天空飘落,整整六天了还没有停歇。
深山中的积雪已经厚达一丈,树木被冻得仿佛马上就要折断。平地上的积雪也有好几尺厚,集市上的店铺都没法像往常一样整齐排列。
那皑皑白雪覆盖着万物,让世间都散发出明亮的光辉,映照在人身上,显得格外清冷皎洁。远处的边塞看上去就像一群白玉堆积成的山峰,大海仿佛是用白银筑成的宫殿。竹林里的竹子在雪的包裹下好似晶莹的美玉,寒风吹过松林,筛落下细碎的雪,发出细微的声响。
官吏们纷纷前来道贺,人们的心情似乎也因为这雪而感到喜悦。大家都说这场雪消除了瘴疠之气,预示着即将迎来丰收的时节。
然而,我这个地方长官却因为这场寒冷的雪而心生烦恼,已经请假一个月了。我的眼睛因为受寒而昏花,头疼的老毛病也因为寒冷而发作。我对那些汤药已经厌烦,酒肉也都不再吃了。我躲在重重的幕帘和帐幕后面,守着温暖的炉火,盖着厚厚的被子。我不用担心没有粮食吃,俸禄也从来不会短缺。
我家的孩子们既温暖又吃饱,即便迎着凛冽的寒风也满不在乎。他们早上要喝暖身的酒,晚上还得有热汤面吃。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饥寒,在温暖明亮的灯火下安然度过一个个夜晚。
可看看那些越地的百姓,他们本就不擅长营生,还要拿出辛苦耕种的粮食去交赋税,几乎是耗尽了心血。到了这风雪交加的时候,他们每天的生活物资更是极度匮乏。那些砍柴的、捕鱼的百姓,背着柴走在结冰的路上,道路又滑又危险。他们被冻得嘴巴都张不开,说不出话来,双腿因为寒冷而瑟瑟发抖,身上却只穿着单薄的葛布衣服。野菜根本填不饱肚子,很多人在饥寒交迫中失去了生命。
我惭愧自己享受着朝廷的俸禄,却没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我内心彷徨不安,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于是写下这首《苦寒行》,姑且讲给孩子们听听,让他们也了解了解百姓的疾苦。
关于作者
宋代 • 田锡
田锡(九四○~一○○四),字表圣,嘉州洪雅(今属四川)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进士。释褐除将作监丞,通判宣州。迁著作佐郎、亦西北路转运判官。改左拾遗、直史馆。六年,为河北转运副使。七年,徙知相州,改右补阙。八年,移睦州。转起居舍人,还判登闻鼓院。寻以本官知制诰,加兵部员外郎。端拱二年(九八九),改户部郎中,出知陈州。因稽留狱案,降海州团练副使,嗣知单州。召为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真宗即位,迁吏部,同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出知泰州。咸平三年(一○○○)召还。五年,再掌银台,兼侍御史知杂事,擢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朝请大夫。咸平六年十二月十一日卒,年六十四(《范文正公集》卷一二《赠兵部尚书田公墓志铭》)。有《咸平集》五十卷(今本三十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田锡诗,以宜秋馆刻《宋人集》丁编本为底本,校以毛晋藏明钞本(简称毛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明张位抄本(简称张本,藏北京图书馆)、汪士钟藏抄本(简称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为六卷。另从《天台续集》等辑得集外诗二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