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玉歌

蓝谿中,荆山峰,结灵凝粹生群玉,飞英荡彩如长虹。 野人初向深崖得,蹋著云根风雨黑。 满把晶荧雪霜色,特达天姿几人识。 治玉之工初琢成,荧荧辉彩锵锵声。 方瑚圆琏荐宗庙,苍珮玄圭颁帝庭。 尧兵曾用丹浦战,汉斗已碎鸿门营。 我愿琢为北斗柄,指麾五星齐七政。 庶使阴阳造化机,四时六气随吾令。

译文:

在蓝溪之中,荆山的峰峦之上,天地灵气凝聚,孕育出了众多美玉。它们闪耀着瑰丽的光彩,飞散的英华、荡漾的色泽如同长虹一般绚烂夺目。 有山野之人最初在那幽深的悬崖处寻得了美玉,当他踏上那云气缭绕的山脚时,顿时风雨交加、天色漆黑。他满手捧着那晶莹剔透、如霜似雪般的美玉,然而这独特出众的天然资质,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赏识呢? 治玉的工匠开始对美玉进行雕琢,雕琢好之后,美玉闪烁着荧荧的光辉,还发出锵锵悦耳的声响。这些美玉被制成方形的瑚、圆形的琏,用来供奉在宗庙之中;有的被做成青色的玉佩、黑色的玉圭,由帝王赏赐给朝廷大臣。 美玉曾在尧帝征讨丹浦的战争中发挥作用,也曾见证过鸿门宴上激烈的斗争,像樊哙所击碎的玉斗一般。 我希望把这美玉雕琢成北斗七星的斗柄,来指挥天上的五星,使日月和五星各循其道、运行有序。这样或许就能掌控阴阳变化的奥秘,让四季的流转、六气的更替都听从我的指令。
关于作者
宋代田锡

田锡(九四○~一○○四),字表圣,嘉州洪雅(今属四川)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进士。释褐除将作监丞,通判宣州。迁著作佐郎、亦西北路转运判官。改左拾遗、直史馆。六年,为河北转运副使。七年,徙知相州,改右补阙。八年,移睦州。转起居舍人,还判登闻鼓院。寻以本官知制诰,加兵部员外郎。端拱二年(九八九),改户部郎中,出知陈州。因稽留狱案,降海州团练副使,嗣知单州。召为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真宗即位,迁吏部,同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出知泰州。咸平三年(一○○○)召还。五年,再掌银台,兼侍御史知杂事,擢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朝请大夫。咸平六年十二月十一日卒,年六十四(《范文正公集》卷一二《赠兵部尚书田公墓志铭》)。有《咸平集》五十卷(今本三十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田锡诗,以宜秋馆刻《宋人集》丁编本为底本,校以毛晋藏明钞本(简称毛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明张位抄本(简称张本,藏北京图书馆)、汪士钟藏抄本(简称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为六卷。另从《天台续集》等辑得集外诗二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