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阳之山,传名曰桐,六律相没五音中。 七轸弦调皆是意,审详悮则亦如空。 清秋寂静华堂深,听之令我思沈吟。 幽兰里韵冬夜永,且合大道古人心。 舜制南风治苍生,方知尧化广聪明。 初弹将了移声去,悲风秋思翻更互。 鸟啼别鹤何凄凉,秪闻断续手挥忙。 慢引来催急风雨,寒泉妙滴散馨香。
缘识 其五一
译文:
在峄阳那座山上,传说生长着一种名为桐木的树木,它制成的乐器能让六律融入五音之中。
琴上的七根弦调好音后,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深意。但如果演奏时没有审慎把握而出现差错,那弹奏出来的声音就如同没有意义的空洞声响。
在清秋时节,寂静的华丽堂屋显得格外幽深,聆听着琴音,让我陷入沉思。琴音里有着如幽兰般的韵味,在这漫长的冬夜中回荡,它契合着大道,如同古代贤人的心境。
舜创作了《南风》之曲来治理天下百姓,由此能明白尧的教化使得百姓更加聪慧。
刚开始弹奏,接近尾声时琴音渐渐转换,悲风般的曲调与秋思般的旋律相互交替。那琴音如同鸟儿啼叫、离别的仙鹤哀鸣,是多么的凄凉,只听到断断续续的琴音,弹琴人的手忙碌地挥动着。
缓慢的琴音引来了急促如风雨般的旋律,琴音又好似寒泉美妙的水滴,散发出阵阵馨香。
关于作者
宋代 • 宋太宗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回文偈颂》二十五卷、《回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回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为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采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回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为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为第十八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