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夔州李约斋灯宵

蚕丛今岁看灯宵,可人只有峡中州。 白帝纶巾隠敌国,胜势蜀尾连吴头。 竹枝歌舞喧城市,春声泛鸥臈浮蚁。 府主山村耕稼心,挈客衔杯聊尔尔。 咿哑蛮唱杂𪔳冬,老者前导幼者从。 不贪嬉惰乐游冶,只记时序还桑农。 村村蓑笠儿童队,桑上鸡声花底吠。 春归野烧雪初融,日上高峰寒早退。 生意著人人莫知,但见绿草生清凄。 雪戍坐敛荆江北,月华静照峨眉西。 此意洪蒙不可道,张皇恐被春风恼。 酒浇象滪石无言,春不生荣冬不槁。 穿花燕曲弄繁弦,来寻故垒画堂前。 呢喃似与游人语,今宵行乐宁徒然。 得贤千里只须一,大公方寸无他术。 厚地不填无底谷,万流岂涨沧溟溢。 我谈此语费形容,有似樵声个个同。 野蚕作茧自缠缚,拈弄轻丝大巧中。 君不见隣女效颦人爱少,万目睽睽分丑好。

译文:

今年在这如蚕丛般山川奇崛之地观看灯宵盛会,让人觉得惬意的唯有这峡中的夔州。 当年诸葛亮头戴纶巾坐镇白帝城,隐然有对抗敌国的气势,这里地势优越,处于蜀地尾部连接着吴地的开头。 大街小巷里竹枝歌舞喧闹非常,春的气息弥漫,美酒泛起泡沫。 州府长官有着山村耕稼的心性,带着客人举杯畅饮也只是随意消遣。 蛮人的歌声咿咿呀呀,鼓声咚咚作响,老的在前引领,小的在后面跟随。 大家不贪图玩乐游冶,只记着时令要回归到桑农之事上。 村村都有戴着蓑笠的儿童队伍,桑树上鸡鸣声与花丛里的犬吠声交织。 春天归来,野外的积雪开始融化,太阳爬上高峰,寒意渐渐消退。 生机融入到人们身上,却少有人察觉,只看见绿草呈现出清冷的模样。 那积雪的营垒安静地矗立在荆江以北,月光静静洒在峨眉山西边。 这其中的意境混沌难以言说,若是大肆宣扬恐怕会惹恼春风。 用酒浇灌象滪石,它默默无言,这里的春天不特别繁荣,冬天也不会枯萎。 燕子穿过花丛,啼鸣声如繁弦急奏,它们飞来寻找旧时的巢穴和华丽的堂前。 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和游人交谈,今晚尽情行乐怎么会是徒劳呢? 得到一位贤才,哪怕相隔千里也只需一个就足够,公正无私的人心中没有其他的计谋。 深厚的大地也填不满无底的山谷,万条河流也不会让沧海满溢。 我讲述这些话很费一番形容,就好像那樵夫的声音个个相同。 野蚕作茧把自己缠绕束缚起来,却在不经意间拈弄出精妙的轻丝。 你没看到邻家丑女模仿西施皱眉,招人喜爱的程度就变少了,众人的眼睛雪亮,能分清美丑。
关于作者
宋代阳枋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