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云山至宝非和璧,光耀烛天难毖密。 一朝天子阐坤珍,此宝肯为蜀人出。 宝生蜀东六十年,蜀势关吴妙陈述。 蜀为头目吴腹心,头目清明腹心佚。 蜀为藩篱吴奥堂,藩篱坚固奥堂实。 蜀若颠危忧在吴,夔峡岂能遏迸溢。 自从蜀口弃三关,托里金城更崷崒。 戎马冲奔二十年,此城处处皆屹立。 虔刘俘掠技已穷,群聚宝峰频出入。 抵碍坚城不得战,转攻云诏谋虚袭。 欲践辰沅闯广南,后顾有蜀还恧尼。 留屯汉中缀秘师,计俟万全无一失。 我向嘉渝增重屯,大理垂军须缩绖。 夷陵近闻列守戍,似谓蜀险为难必。 或言东晋不用蜀,是时南北只守一。 如今敌人斡腹来,不思保蜀更何术。 莫虞海道要先防,云涛涌沸蛟鼋栗。 臣宝一战振天威,至今敌胆犹惕怵。 莫忧淮堧近建康,万柁舟师人素习。 踏车横江臣世忠,北人言之魂凛凓。 荆南虽云瞰大江,曹瞒百万几禽执。 赵公堰匮孟公湖,有如弱水蓬莱岌。 当今重势在蜀川,蜀事艰难今转急。 井络丘墟烟火空,荆棘漫弥虎窟室。 频年旱暵民流亡,褚无完裳瓶无粒。 兵将愿战民效死,彼此交病财不给。 就中活着犹可为,民心戴宋元一日。 益兵降财劳蜀民,旒冕周咨宜委悉。 射干狼毒漫战吻,芝术参苓难愈疾。 恳切深惟保蜀方,蜀苟措安国宁谧。

译文:

云山先生您可是稀世珍宝,并非那和氏璧可比,您的光芒烛照天际,实在难以掩蔽。 有一天天子要发掘世间奇珍,您这瑰宝便肯为蜀地百姓而出仕朝廷。 您在蜀东生活了六十年,对蜀地与吴地的形势关系有着精妙的陈述。 蜀地如同人的头目,吴地恰似人的腹心,头目清明,腹心才能安逸。 蜀地是吴地的藩篱,吴地是内堂,藩篱坚固,内堂才能殷实。 倘若蜀地陷入颠危之境,吴地也会跟着担忧,夔峡又怎能遏制住危机的迸溢。 自从蜀口放弃了三关,依托地势所建的坚固城池更加高耸险峻。 二十年来,敌骑冲击奔突,可这城池处处都屹立不倒。 敌人烧杀掳掠的伎俩已经使尽,只能聚集在宝峰一带频繁出没。 他们遇到坚固的城池无法交战,就转而谋划袭击云诏,妄图虚张声势。 他们想践踏辰沅进而闯入广南,但回头想想后方有蜀地的威胁,还是感到惭愧而有所忌惮。 他们留屯在汉中牵制我方军队,盘算着要做到万无一失。 我建议在嘉渝增加重兵屯守,这样大理若想进兵就不得不有所收敛。 最近听闻夷陵也布置了守戍力量,似乎有人认为蜀地的险要也并非万无一失。 有人说东晋时不重视蜀地,可那时南北只是各自守着一方。 如今敌人从侧翼迂回进攻,若不考虑保住蜀地,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不要只担心海道需要先防范,那里云涛汹涌,蛟龙鼋鼍都为之战栗。 您曾一战大振天威,至今敌人想起仍胆战心惊。 也不要忧虑淮堧离建康太近,那里有众多训练有素的水军。 就像当年韩世忠踏车横江,北方人提起他就魂飞魄散。 荆南虽说俯瞰着大江,但曹操百万大军也曾差点被擒获。 赵公堰和孟公湖,就像那弱水环绕的蓬莱仙山一样险要。 当今最重要的局势关键就在蜀川,蜀地的事务如今艰难且愈发紧急。 蜀地的城邑变成了废墟,烟火断绝,荆棘蔓延,成了虎狼的巢穴。 连年干旱,百姓流亡,破衣烂衫,家无粒米。 兵将愿意奋战,百姓愿意效死,可双方都面临困境,财力匮乏。 好在还有存活下来的百姓,民心拥戴宋朝还未改变。 增加兵力、拨付钱财来慰劳蜀地百姓,天子应当详细地询问蜀地的情况。 那些空谈无用的策略就像射干、狼毒,虽能说会道却无济于事,而好的策略就如同芝术参苓,却难以找到来治愈蜀地的沉疴。 恳切地深入思考保住蜀地的方法,蜀地若能安定,国家也就会安宁平静。
关于作者
宋代阳枋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