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秉彜李君五偈 其三

千钧之重一毫轻,好向聊将尉客情。 纵拟怪松为玉树,月高依旧可怜生。

译文:

这是一首偈语诗,整体理解和翻译可能存在一定难度,下面是大致的现代汉语译文: 千钧的重量感觉就像一根毫毛那样轻盈,我姑且用这样的状态来慰藉客人的心情。 就算把怪异的松树想象成玉树,可当月亮高高升起的时候,它依旧是那么惹人怜惜的模样。 这首诗可能蕴含着一种超脱、不以世俗评判为意以及保持本真的禅意思想,作者以形象的比喻来传达一种内心的感悟。不过每个人对偈语诗的理解可能不同,如果你还想深入探讨其含义,我们可以进一步交流。
关于作者
宋代释智愚

释智愚(一一八五~一二六九),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十六岁依近邑之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后辞亲出乡,首依雪窦焕和尚、浄慈中庵皎和尚。过金山,掩室和尚一见甚器重。从运庵和尚薙染,自此遍历诸老宿之门。游江淮湘汉,经荆门玉泉,过庐山东林。依福严无二月和尚,为典藏。参有修首座于南岳,深相契合。又访北禅礼和尚。回浙到浄慈,见净和尚。由灵隠笑翁和尚荐为虎丘典藏。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出世嘉兴府兴圣寺。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迁报恩光孝寺。又移庆元府显孝寺。复迁瑞岩开善寺,居二年乞退,住万松山延福寺。继迁婺州云黄山宝林寺,居五年婴强寇之难,应东谷和尚举,入主冷泉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此据《语录》,《行状》作六年),在灵隠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寺。景定元年(一二六○),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受诏住临安府浄慈报恩光孝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此据《语录》,《行状》作三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有《虚堂智愚禅师语录》十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法云撰《行状》。 释智愚诗,以辑自《语录》及《语录》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五卷。辑自他书的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