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贫无居,借宅横水北。 轩窗五月凉,四面绕修竹。 方塘贮清泉,绿浄荫湖目。 初疑青钱小,稍展圆盖绿。 红妆出菡萏,敛萼似羞缩。 清晨露华滋,掩苒耀容服。 风来香十里,雨过珠百斛。 全家在清凉,衾枕有余馥。 吾师老瞿昙,六入渐驱逐。 尘嚣化五浊,热恼变三伏。 食实餐其根,对案何用肉。
分题得莫氏荷池
译文:
我年纪大了,又贫穷,没有自己的居所,只好在横水的北面借了一处宅子居住。
这宅子的轩窗在五月时便有阵阵凉意,屋子的四面环绕着修长的竹子。屋前有一方池塘,里面蓄满了清澈的泉水,碧绿纯净的水面上,荷叶荫蔽着荷茎。一开始,那些荷叶就像小小的青色铜钱,渐渐地舒展开来,变成了绿色的圆盖。
荷花从荷叶间冒了出来,收拢着花瓣,好似害羞退缩的少女。清晨,露水滋润着它们,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光彩照人,就像盛装打扮的美人。
微风吹来,荷花的香气能飘出十里之远;雨过之后,荷叶上滚动着如百斛珍珠般的水珠。
我们全家都沉浸在这清凉的氛围之中,就连衾枕之间都弥漫着荷花的余香。
我的老师就像那老瞿昙(指释迦牟尼)一样,渐渐摒弃了六根对六尘的感知。在这尘世的喧嚣化为五浊恶世,炎热烦恼如同三伏天酷热之时。
我觉得啊,吃着莲藕,对着饭桌又哪里还需要吃肉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袁甫
袁甫,字广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燮子。曾从杨简学。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授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十年,召为秘书省正字,十二年,出通判湖州。十四年除秘书郎,十六年,出知徽州(《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历知衢州。理宗绍定中召为将作监,六年(一二三三),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同年,出提举江南东路常平兼提点刑狱。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理宗亲政,知建宁府兼福建路转运判官。以秘书少监召,累迁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除中书舍人,权吏部侍郎。官至权兵部尚书,暂兼吏部尚书,卒年六十七(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谥正肃。有文集,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蒙斋集》二十卷,其中诗二卷。《宋史》卷四○五有传。 袁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