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巡部纪行

春过三之一,轻车走阡陌。 平坂抹池阳,迤逦山路埆。 风颠吹人面,雪滑皲人足。 忽然铜钲挂,九华醒两目。 自经千万劫,寒翠光堪摘。 半霄非人间,大江横其侧。 行行逼宣州,麻姑正面矗。 且上敬亭山,感慨怀李白。 听说三洞天,渴见恨无翮。 岩幽鬼神哭,罅开星月烛。 金沙烂吾前,祖师灯未没。 赓酬二三子,不觉诗笔秃。 歙州我旧游,迎笑儿童簇。 本无棠荫芾,漫云恩波沐。 黄山怅无缘,不得搜仙窟。 祁门山何如,险与石埭埒。 山花溪边明,时有新凫浴。 古木龙吟啸,巨石虎蹲伏。 伟哉岳鄂王,提兵旧盘礴。 像设俨遗祠,光芒射斗宿。 凌晨拜祠下,忧思心恻恻。 无心惜落花,惟愁民捐瘠。 浮梁与乐安,五十笑步百。 幸瞻慈湖祠,风声尚堪忆。 钟君我所敬,能续慈湖脉。 乍合又倏离,人事渺无极。 别友情无奈,看山意无足。 山围如城郭,渐逼鸣山麓。 父老阑道叫,一路藉神福。 问尔所欲何,作庙新奕奕。 我来为尔民,尔欲我筹度。 越宿至芗谿,三山森在列。 顾我一瓣香,端为象翁设。 象翁百世师,此道揭日月。 书堂卜筑成,屋与人俱杰。 深夜济济容,学子纷四集。 前廊问伊谁,同门旧知识。 新知有二郑,操行端矩矱。 此学其兴乎,欲去令人惜。 大字书磨崖,字径二三尺。 匆匆过安仁,交友相追逐。 汤董最可人,吉德侔金玉。 干越今称贤,闾阎声籍籍。 此声买无价,民彝知未灭。 我行三千里,六十零四日。 明当抵番江,秉烛写胸臆。 若夫咨诹事,多頼诸贤力。 云何略不书,此是使者职。

译文:

春天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我乘着轻便的马车在田间小路上奔走。平坦的山坡连着池阳,沿着曲折的山路前行,山路十分崎岖。狂风猛烈地吹打着人的脸,路上积雪湿滑,冻裂了人的双脚。 忽然间,如铜钲般的太阳高高挂起,九华山一下子映入眼帘,让我顿时眼前一亮。这座山历经千万年的沧桑,那苍寒的翠色仿佛伸手就能摘取。它高耸入云,半山间好似不是人间世界,旁边横卧着滚滚大江。 我继续前行,渐渐靠近宣州,麻姑山像一个正面站立的巨人矗立在眼前。我登上了敬亭山,心中感慨万千,不由得怀念起李白。听闻这里有三洞天的美景,我急切地想要去看看,只恨自己没有翅膀能立刻飞过去。山间岩洞幽深,仿佛有鬼神在哭泣;石缝裂开,星月的光芒像蜡烛一样照亮其中。金色的沙石在我眼前闪耀,祖师的灯火还未熄灭。我和同行的几个朋友吟诗唱和,不知不觉间诗兴大发,连笔都好像写秃了。 歙州是我曾经游览过的地方,孩子们簇拥着我,满脸笑容地迎接我。其实我并没有什么值得百姓怀念的政绩,却听到他们说受到我的恩泽。可惜我与黄山无缘,没能去探寻那神仙居住的洞窟。祁门的山怎么样呢?它的险峻程度和石埭的山不相上下。山间的花在溪边显得格外明艳,不时有新出生的野鸭在水中嬉戏。古老的树木在风中发出如龙般的呼啸声,巨大的石头像老虎一样蹲伏着。 伟大的岳鄂王岳飞,曾经在这里屯兵驻扎。他的祠庙中神像庄严,光芒好似能直射北斗星。凌晨时分,我在祠下拜谒,心中满是忧愁和哀思。我无心怜惜那飘落的花朵,只担心百姓们饥寒交迫、瘦骨嶙峋。 浮梁和乐安的情况,就如同五十步笑百步。有幸瞻仰了慈湖先生的祠庙,他的风采和名声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钟君是我敬重的人,他能够传承慈湖先生的学问和精神。我们刚刚相聚,却又很快分离,人生的事情真是变幻无常、难以预料。 和朋友分别时,心中满是无奈,而看山的兴致却始终没有满足。群山环绕,就像一座巨大的城郭,我渐渐靠近鸣山脚下。父老乡亲们拦在道路旁呼喊着,说一路都仰仗神灵的庇佑。我问他们有什么需求,他们说想要新建一座崭新宏伟的庙宇。我身为他们的父母官,他们希望我能为这件事出谋划策。 过了一夜,我到达芗谿,看到三座山峰森然排列。我虔诚地燃起一瓣香,专门为象翁而设。象翁是百世的师表,他所倡导的学说如日月般光辉灿烂。他的书堂已经建成,房屋和居住在这里的人都十分杰出。深夜里,书堂中济济一堂,学子们从四面八方纷纷聚集而来。我在前廊询问那些人是谁,原来是象翁的同门旧友。新结识了郑姓两位贤才,他们品行端正,遵循规矩。这样的学问看来要兴盛起来了,我都舍不得离开了。我用大字在山崖上题字,字的直径有二三尺。 我匆匆路过安仁,朋友们相互追逐着来与我相见。汤董二人最是让人喜爱,他们美好的品德如同金玉一般。干越如今以贤能著称,街巷里都传颂着他们的美名。这样的名声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可见人伦道德还没有泯灭。 我这一路行程三千里,一共走了六十零四天。明天就要抵达番江了,我要秉烛写下心中的感受。至于那些询问查访的事情,多亏了各位贤才的帮助。为什么我这里略过不写呢?因为这是作为使者的本职工作啊。
关于作者
宋代袁甫

袁甫,字广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燮子。曾从杨简学。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授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十年,召为秘书省正字,十二年,出通判湖州。十四年除秘书郎,十六年,出知徽州(《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历知衢州。理宗绍定中召为将作监,六年(一二三三),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同年,出提举江南东路常平兼提点刑狱。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理宗亲政,知建宁府兼福建路转运判官。以秘书少监召,累迁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除中书舍人,权吏部侍郎。官至权兵部尚书,暂兼吏部尚书,卒年六十七(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谥正肃。有文集,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蒙斋集》二十卷,其中诗二卷。《宋史》卷四○五有传。 袁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