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后溪刘阁学

如来藏有大经卷,无古无今无成坏。 卷之可纳一毫端,舒之弥纶于法界。 众生与佛同受持,谓有定法便虚假。 祇园食饱洗钵坐,何曾有意一场话。 空生强起凿太虚,立字安名为般若。 三十二相不可著,况有卵胎并湿化。 要知人与法俱空,何须到岸筏方舍。 双林大士更周遮,来对萧翁闲拍报。 至今唱颂四十九,同此经传四天下。 稽首后溪老尊宿,第一义谛最深解。 以宿誓愿悲济心,具坚固力清浄戒。 父子孙曾一道场,良窳精粗大炉冶。 彩衣堂上春融融,后先十日𣂏寿斝。 耆龄天为开九袠,后学心知宗大雅。 吾亲千里意勤劬,授我轴书字端楷。 金银绚烂满云蓝,是不诳语真语者。 鬼神秘护知几年,持以寿翁翁勿诧。 愿翁觉性日圆明,愿翁眉寿备纯嘏。 如金刚体不可坏,以大方便福朝野。 亦愿吾亲寿似翁,岁岁持觞拜堂下。

译文:

如来藏里蕴含着伟大的经卷,它超越了古今的时间概念,也不存在成与坏的变化。 把它收卷起来,能够容纳在一根毫毛的尖端;将它展开,则能遍布整个法界。 众生和佛同样秉持着这经义,要是认为存在固定不变的佛法,那便是虚假不实的认知。 释迦牟尼佛在祇园精舍吃饱饭后洗净钵盂安然坐定,何曾有意要讲一场佛法妙义。 须菩提尊者强行站起来像在虚空中开凿一样,为这经义立下文字,取名为“般若”。 佛的三十二种殊胜容貌和微妙相好都不能执着,更何况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这些生命形态。 要明白人和法都是空幻的,又何必非要到了彼岸才舍弃渡河的木筏呢。 傅翕这位双林大士更是言辞繁琐,前来对着梁武帝萧衍闲聊佛法妙理。 至今这佛法唱颂了四十九年,同一部经传遍了四方天下。 我恭敬地向您后溪老尊宿行礼,您对佛法的第一义谛有着最为深刻的理解。 您凭借往昔的誓愿和悲悯济世之心,具备坚定的力量和清净的戒律。 父子孙三代同在一个道场修行,不论资质好坏、能力高低都在您这如同大熔炉般的教化下成长。 在那彩衣堂里春意融融,前后十天都举杯为您祝寿。 上天让您高寿至九十,后学之人心里都尊您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楷模。 我的双亲远在千里之外依然心意殷切,交给我这轴书信,字迹端庄工整。 书信的纸张如同云霞般绚烂,这说的都是真实不虚的话语。 这书信被鬼神神秘护佑了不知多少年,我拿来为您祝寿,您可别见怪。 愿您的觉性日益圆满光明,愿您长寿并享有完备的福分。 愿您如同金刚之体一般不可毁坏,以广大的善巧方便造福朝野。 也愿我的双亲能像您一样长寿,每年都能手持酒杯在堂下为您拜寿。
关于作者
宋代程公许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