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制使董侍郎

秋云阴阴压边城,秋风飒飒飞边尘。 淮堧夕烽连岘首,往来羽檄无时停。 那知筹边楼上一长啸,环六十郡皆阳春。 老翁哺儿夸说尹,连年我仓歌既盈。 皇明如在殿西角,恩许借留为福星。 六弧标庆当揆度,载途鼎沸歌谣声。 请公细酌成都酒,拄笏看度西山云。 只将祭酒瞪目意,坐镇坤轴如砥平。 可怜儿辈见坎井,孰知我公身远万里心朝廷。 天生人物关运数,岂为尔较山重轻。 浙江时巡今四叶,上流地险如建瓴。 强敌逆天天久厌,力困尚逞牙距狞。 胆折栈云不敢向,介胄酣眠宵彻明。 雅知折冲妙方略,胸中历历不啻风雪身经行。 我闻四海如一体,手足虽异脉络元相亲。 痒疴何适不关我,仁者顷刻安得宁。 吾皇盛德尧舜主,包瑕匿垢韬厥灵。 一朝震怒诏薄伐,天戈所指壶浆迎。 西南倚公九鼎重,草木亦自知威名。 宝书斑斓真学士,阵图指授诸将军。 频来宠光对赫奕,富有学问规经纶。 蜀才自昔比齐鲁,公既崇学扬其文。 更须度外广物色,声病未可拘豪英。 蜀民生理日艰急,公既减贱矜其贫。 张弓何时可复弛,一分可宽宽一分。 蜀边储峙仅虚籍,公既檄吏探其囷。 餽粮千里忧不继,渭上可无人杂耕。 蜀兵十万今有几,公既选练搜其精。 将骄易置端在我,尾大安得平如衡。 公心浑如古井水,沄沄外物何关情。 公才信是涧壑松,大厦安乐扶其倾。 勿谓蜀汉弹丸土,酂侯用之开西京。 间关武侯亦良苦,千古大分垂丹青。 愿公为国一引手,饥食渴饮心经营。 从前规模会展拓,盖世事业看峥嵘。 旆旌扬风出子午,笳鼓动地超三秦。 毋使酂侯武侯得专美,蜀山岂无齐天之石可磨亦可铭。 少徐带砺河山盟,命圭相印酬元勋,胙土奕叶疏恩荣。 却归麻坛之山命仙侣,脯麟酌醴一曲歌长生。

译文:

这首诗并非古诗词,而是一首古风长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秋天的阴云沉沉地压在边城之上,秋风飒飒地吹起了边境的尘土。淮河岸边傍晚的烽火一直连到岘首山,往来传递紧急军事文书的使者一刻也不停歇。 谁能想到在筹边楼上有人一声长啸,周边六十个郡县就如同沐浴在温暖的阳春之中。老人们一边哺育幼儿,一边夸赞董侍郎,连年以来我们的粮仓里都堆满了粮食,人们都在欢快地歌唱。 皇帝圣明,就像光芒照耀在宫殿的西角,还恩准董侍郎留任,让他成为百姓心中的福星。在您生辰的时候,到处都沸腾着人们歌颂的声音。 请您细细品尝成都美酒,手拄笏板悠闲地看那西山的云。您就像祭酒那样目光高远,坐镇一方能让大地安稳如砥石。 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就像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哪里知道您虽然身在万里之外,心中却时刻牵挂着朝廷。 上天孕育杰出人物关乎国家的命运,哪里是为了计较山川的轻重。如今皇帝在浙江巡行已经到了第四代,长江上游地势险要,就像高屋建瓴。 强大的敌人逆天行事,早已被上天厌弃,他们虽然力量困乏却还露出狰狞的獠牙。他们被栈道上的云雾吓破了胆,不敢前来进犯,我们的将士们能够安睡,从夜晚到天明。 大家都知道您有着卓越的克敌制胜方略,胸中对各种情况了如指掌,就像亲身经历过无数次风雪战斗一样。 我听说四海就如同一个整体,手脚虽然不同但脉络本来就是相互连通的。哪里有了病痛怎么能和自己无关呢,心怀仁义的人一刻也不能安宁。 我们的皇帝有着像尧舜一样的盛德,能够包容缺点和污垢,隐藏他的威严。一旦震怒下诏征伐,天子的军队所到之处,百姓都会提着酒浆欢迎。 西南地区依仗您就像依靠九鼎一样安稳,就连草木也知道您的威名。您是有着华美诏书的真学士,能够向各位将军传授精妙的阵图。 您频繁受到皇帝的恩宠,光彩照人,学问渊博,能规划国家的大政方针。 蜀地的人才自古以来就可以和齐鲁之地相媲美,您推崇学术,弘扬文化。更应该不拘常规广泛地选拔人才,不能用死板的规则来束缚豪杰英才。 蜀地百姓的生计日益艰难,您已经降低物价,怜悯他们的贫困。什么时候能像张弓射箭后再松弛下来一样,让百姓的负担减轻一分是一分。 蜀地边境的储备物资在账本上只是空数,您已经下令官吏去探查粮仓的实际情况。运送粮食到千里之外,还担心供应不上,渭上怎么能没有人进行屯田耕种呢。 蜀地号称十万的军队如今还剩下多少,您已经选拔训练,搜寻其中的精锐。将领骄横,更换的权力掌握在我们手中,怎么能让军队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而失去平衡呢。 您的心就像古井里的水一样平静,外界纷纷扰扰的事物和您有什么关系呢。您的才能就像涧壑中的青松,能够支撑起大厦,让它安稳不倾。 不要说蜀汉之地是弹丸小地,当年酂侯萧何就凭借这里开创了西汉的西京。诸葛亮辗转奔波也十分辛苦,他的千古大义永垂史册。 希望您为了国家伸出援手,像饥了吃饭、渴了喝水一样用心谋划。从前的规划能够进一步拓展,盖世的事业将会无比辉煌。 您的旗帜在风中飘扬,从子午道出发,笳鼓声响彻大地,越过三秦之地。不要让酂侯、武侯独自享有美名,蜀地的山川难道就没有能像齐天巨石一样可以刻下您功绩的地方吗? 不久之后就会有如同山河般长久的盟约,皇帝会用命圭、相印来酬谢您这样的元勋,分封土地,让您的子孙后代都享受恩荣。 到那时您可以回到麻坛之山,与仙侣相伴,烤着麒麟肉,饮着甜美的醴酒,高唱一曲长生之歌。
关于作者
宋代程公许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