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谢碧云张高士

临邛自昔多仙才,鹤鸣神丹夜昭回。 唐鸿都客尤奇俊,飞神碧落超蓬莱。 宋采石战强敌摧,少微褒封自公台。 玄风寥寥閟寒灰,那知轩髯张,心印今复传云来。 儒释老氏鼎立如三才,凡囿形数由剸裁。 授非其人委烟埃,如碧云张亦异哉。 几年愿见心渴梅,吾徒笑我老尚孩。 三生髣髴同侍劫刃台,羊肠百折何独行虺𬯎。 赤城醮盟三月斋,青云有梯攀崔嵬,星冠禹步旋斗魁。 天门荡荡金碧堆,章函历上九虎开。 津梁爽灵帝所哀,瞬息命令传风雷。 帝宸留侍非不佳,眷此浊海多劫灾。 力扶道法授沉埋,三千功行之积仙可阶。 世人汩没井底蛙,各主其教相觝排。 吾师思以一理该,与我心契无复猜。 何当岁晚弃置尘累,栖岩一龛烟云相与侪。 芝术可庖露可杯,商略道蕴生死裁。 左携羡门安期右洪崖,超尘沙劫驭气凌九垓。

译文:

向那在碧云的张高士致以问候 自古以来,临邛这个地方就出了不少有仙缘之才的人,鹤鸣山的神丹在夜里闪耀着光芒,如星辰般辉耀四方。唐朝时那位鸿都客更是奇特俊逸,他的神魂能飞到高远的天空,超越蓬莱仙岛。 宋朝时,采石矶一战,强敌被打得溃败。少微星因张公台而获得褒封。可如今玄门之风冷落,如寒灰般寂静,谁能想到像张高士这样的人,能将心印传承至今。 儒家、佛教、道家就像天、地、人三才一样并立,凡是被形数所局限的,都要受到裁决。要是传承之法授予了不合适的人,就会被弃如烟尘。像这位在碧云的张高士,真是与众不同啊。 多年来我一直渴望见到他,心中的急切就像渴望吃到梅子一样。我的朋友们都笑我这么大年纪了还像个孩子。我感觉我们好像在三生之中,曾一同侍奉在劫刃台边。人生之路曲折如羊肠,我为何独自前行,如此疲惫。 张高士在赤城进行醮盟,斋戒了三个月。他仿佛有青云之梯可攀登那高峻的山峰,头戴星冠,迈着禹步,围绕着北斗魁星旋转。 天门敞开,金碧辉煌,他带着章函一路呈上,九重虎关为之开启。他畅通无阻,这让天帝也心生怜悯,瞬息之间,天帝的命令如同风雷般传下。 留在天帝身边侍奉本是好事,但他眷恋这浊世苦海,这里多有劫灾。他努力扶持道法,拯救那些被埋没的修行之人。只要积累三千功行,就能踏上成仙之路。 可世间之人就像井底之蛙,各自坚守自己的教派,相互抵触排斥。我的这位张老师想用一个道理来贯通一切,和我的心意相契合,我们之间毫无猜忌。 什么时候到了晚年,我能抛弃这尘世的累赘,在岩洞里安一个小龛,与烟云为伴。用灵芝、白术做菜,用露水当酒。和张老师一起探讨道的内涵,裁决生死之事。 到那时,我左边拉着羡门、安期,右边挽着洪崖,超越尘世的劫数,驾驭着清气,凌越九天。
关于作者
宋代程公许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