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皮口纪事为故沔戎帅何进赋也

驱车木皮口,地接嘉陵市。 山川鬰盘纡,草木惨憔悴。 昔在岁辛卯,大将何憨子。 行营与贼遇,力战遂死此。 道逢田舍翁,款曲问所以。 耳目亲见闻,朴忠今无比。 沉鸷老不衰,甘苦同战士。 以此得士心,急难不相弃。 阃制力主和,岂虞敌情诡。 币篚方交驰,羽书俄狎至。 初冬二十五,坌入我内地。 或渡河而驰,或截路以伺。 俄然斡腹来,陡若自天坠。 诸军抽摘余,精锐能有几。 千兵仅乌合,转鬭殊未已。 可忍负将军,同生亦同死。 落日尘土昏,鼓寒声不起。 至今堆阜间,白骨犹纷委。 语罢声凄哽,相顾潜洒泪。 念昔佐戎轩,世屯未云弭。 主公极仁明,惨恻念此事。 露章求恤典,爵子严庙祀。 意将劝忠臣,为国当尽瘁。 儒守陈西和,武将田与李。 后先被褒录,名姓编国史。 敌知吾有人,心宁不畏忌。 自古重徂征,司命在主帅。 委托或非人,险阻那可恃。 呜呼数君子,一死甘若荠。 推原其本心,死奚益于世。 事大缪不然,舍生而取义。 乃知丈人吉,易自有深旨。 往辙忍复云,方来那得讳。 长谣激凄风,呜咽嘉陵水。

译文:

我驾车来到木皮口,这里与嘉陵市接壤。山川曲折盘旋,草木一片凄惨憔悴的景象。 往昔在辛卯那年,有位大将何憨子。他的行军营地与贼寇遭遇,奋力战斗最终死在了这里。 在路上我碰到一位老农,诚恳地向他询问事情的缘由。这位老农亲耳所闻、亲眼所见,他朴实忠厚如今无人能比。他说何将军沉着勇猛,年纪大了依然不减当年,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因此深得士兵们的衷心拥戴,在危急时刻士兵们都不抛弃他。 当时掌管军事决策的人主张议和,哪里料到敌人的情况如此诡诈。使者们正带着礼物频繁往来议和,紧急的军报却突然接连传来。 初冬的二十五日,大批敌军涌入我们的内地。有的渡过河奔驰而来,有的截断道路埋伏等候。转眼间敌人从背后包抄过来,好似从天上突然坠落一般。 各军抽调剩下的兵力,哪里还有多少精锐呢。上千的士兵不过是乌合之众,辗转战斗一直没有停止。士兵们不忍心辜负将军,发誓同生共死。 落日西下,尘土昏暗,战鼓在寒冷中声音都低沉下去。直到如今在那土堆之间,白骨依然杂乱地堆积着。 老农说完声音凄楚哽咽,我们相互对视默默洒下眼泪。我想起从前辅佐军事,世道艰难还没有平息。主公极其仁慈英明,心怀怜悯地念及此事。他上奏章请求朝廷给予何将军抚恤的恩典,封他的儿子爵位,还为他建立庄严的庙宇进行祭祀。 这样做是想劝勉忠臣,要为国家鞠躬尽瘁。儒将守卫西和,武将田某和李某。他们先后都受到褒奖录用,名字被载入了国史。敌人知道我们有这样的人才,心里难道能不有所畏惧和顾忌吗? 自古以来重视出征作战,军队的命运掌握在主帅手中。如果委任的人不合适,即便有险阻又怎么能依靠呢? 唉,何将军等几位君子,视死如归。推究他们的本心,单纯的死对世间又有什么益处呢。但事情绝非如此简单,他们是舍弃生命来换取大义。 由此才知道《易经》中所说的“丈人吉”有着深刻的含义。过去的事不忍再提,未来的事又怎么能避讳不谈呢? 我长声吟唱,激扬起凄冷的风,嘉陵江水也在呜呜咽咽,仿佛在为他们哭泣。
关于作者
宋代程公许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