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长鲸之干诛,骇百川之腾浪。 撼坤轴其欲裂,有雍公之忠壮。 策数船之奇勋,射天狼于北向。 既旄头之夜殒,窘纷披而投仗。 叹微管其左衽,曾垂褒于素王。 凛百年而若存,耿英气于江上。 揽遗帖以在手,并风云而献壮。 敛胸中之倔奇,为笔下之豪放。 念旧交于漕挽,寓执讯之还往。 慨宝传之至今,犹足慰夫驰想。 予尝考史牒之终始,论余功于翼亮。 观其位上宰以秉成,犹未忘大义之独唱。 谓取秦而下燕,可拊背而扼吭。 轩墀靡慕于金铉,节斧乃颁于玉帐。 当王业溺于积安之久,而人心顿有振起之望。 迨时数之未偶,坠妖星于五丈。 故议者不见于异时之所就,而得以寘疑于当日之自将。 何鸩毒之难瘳,本亡秦之蛊丧。 嗟群情习见于苟且,宜只手莫支于缔创。 予所以抱遗椠于五纪,悼成心于一相。 既什袭以致其尊慕,又三叹而继之惆怅也。
虞忠肃万里帖赞
译文:
当那如同长鲸般的敌人遭受讨伐时,好似百川奔腾涌起巨浪。大地的根基仿佛都要被撼动得裂开,此时有雍公那样忠诚豪壮之人。
他策划了数艘战船取得的奇勋,向北射击那象征着敌寇的天狼星。不久,敌首在夜晚陨落,那些慌乱的敌人纷纷丢弃兵器投降。
人们感叹若没有这样的人,国家或许就要遭受外族统治,就像孔子对管仲的赞誉一般。雍公的精神百年之后依然凛然存在,他的英勇之气在江上闪耀。
我手持他遗留下来的字帖,感觉它仿佛汇聚了风云之气,展现出雄浑壮阔。他胸中有着独特的奇思壮志,都化作笔下豪放的文字。
想起他与友人在漕运事务上的旧交情,书信往来中还蕴含着军情的传递。感慨这珍贵的字帖流传至今,依然足以慰藉我的遐想。
我曾经详细考察史书中关于他的事迹始末,评论他辅佐朝廷的功绩。看他位居宰相之位主持政务,却依然没有忘记大义并率先倡导。
他说攻取秦国再拿下燕国,就如同从背后攻击、扼住敌人咽喉一样。他不羡慕朝堂上的尊贵权位,甘愿接受节斧去率军作战。
当国家的大业在长久的安逸中陷入困境,而人心顿时有了振奋崛起的希望。只是时运不佳,他如同诸葛亮一般在前线陨落。
所以评论者看不到他在不同时期可能取得的成就,就对他当时亲自率军之事产生质疑。这就像中了难以治愈的毒,根源在于国家早已被腐朽的弊病侵蚀。
可叹众人的习性已习惯于得过且过,难怪他一人难以支撑起开创大业的重任。
我因此抱着这遗留的书卷五十年,为这样一位贤相未竟的心愿而哀伤。我把这字帖层层包裹以表达我的尊崇与仰慕,再三叹息之后心中满是惆怅。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