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东晋王茂弘诸人,登新亭,望长淮,自谓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 至今想之,犹鬰乎其有余哀。 矧预瑶牒,登玉阶,而寄宗国之怀者耶。 王业偏安于海濒,故都久弃于蒿莱。 主议者方贪天之功,而肆其雄猜。 朝士沉空,不复向来。 率兆乎滔天之谗,而迄乎和议之开。 此有志者所以叹于嗟之麟,而思当道之豺也。 呜呼,钟簴百年,边尘尚霾。 悠悠苍天,彼何人哉。
赵德麟召还诗帖赞
译文:
从前东晋时期王茂弘等一众人士,登上新亭,遥望长淮,他们说风景与往昔并无不同,可放眼望去,山河却已不是原来的模样。
直到如今想起这件事,仍能感觉到那浓郁得化不开的哀伤。
更何况是那些身为皇室宗亲,能登上朝堂玉阶,心怀国家的人呢。
大宋的帝王之业如今只能在海边偏安一隅,旧日的都城早已被荒草埋没。
那些主张议和的人正贪占着上天的功劳,还肆意地猜忌忠良。
朝廷官员们都陷入空想空谈之中,早已没了往昔的作为。
这大概就是那如滔天巨浪般的谗言兴起的征兆吧,最终导致了和议开启。
这就是那些有志之士为何会为赵德麟这样的人叹息,而对那些当道的奸臣心怀怨恨啊。
唉,钟簴已经历经百年,边境的战火烟尘依旧弥漫。
悠悠苍天啊,那些误国之人究竟是谁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