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献时义诚力二帖赞

至诚动天,中贯三极。 堂堂南阳,继以魏国。 山岳鼎震,江河釜溢。 群生失宁,乃见人杰。 大义既信,人纪复植。 于晦冥中,揭以日月。 操固汉贼,敌祸宋祏。 万段之磔,吾耻未涤。 不共戴履,矧肯屈膝。 祁山屡却,淮陇迭出。 非不拙沮,之死靡易。 我观史册,二公与匹。 功虽不同,心则如一。 隆兴至今,耳目尚及。 遗墨之宝,已若尺璧。 造次皆忠,言犹未泐。 天维可绝,地轴可折。 公心之磨,此理则熄。 两朝开济,万古阖辟。 系此诗之,以媲庙柏。

译文:

这篇《张忠献时义诚力二帖赞》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篇赞文。下面是它翻译成的现代汉语: 至真至诚能够感动上天,这种精神贯穿于天地人三界。当年那堂堂的南阳武侯诸葛亮,后来又有魏国的张浚。在那动荡不安的时代,局势如同山岳剧烈震动,江河之水从釜中溢出一样危急。天下百姓失去安宁,就在这时,杰出的人物出现了。 他们秉持着大义,让人间的纲纪重新得以树立。就像是在黑暗的世界里,举起了日月照亮一切。曹操本就是汉朝的逆贼,而敌寇则是祸害宋朝社稷的罪魁。就算将他们碎尸万段,我们心中的耻辱也难以洗刷干净。与他们不共戴天,又怎么肯向他们屈膝投降呢? 诸葛亮多次在祁山击退敌军,张浚在淮陇一带屡次出击作战。他们并非没有遭遇过挫折和阻碍,但到死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 我阅读史册,发现诸葛亮和张浚二人可以相提并论。他们建立的功绩虽然有所不同,但那颗忠诚之心却是一样的。从宋孝宗隆兴年间到现在,当时的事情人们还记忆犹新。他们留下的珍贵墨宝,就如同稀世美玉一样珍贵。 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忠诚,这些话语至今都还清晰可见。就算天的纲维可以断绝,地的轴柱可以折断,但他们那忠诚之心若被磨灭,世间的正义道理也就熄灭了。 他们辅佐两朝,功绩如同天地开辟那样伟大,影响万古。我写下这首赞诗,让它能和祠庙中的柏树一样,长久流传。
关于作者
宋代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