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正献书毕帖赞

士之以道义相从,岂计其功,而况乎公。 当其任䌷绎唐事之寄,所以极简编之从容。 亦既上成书于迩英,而公犹得以三百年之鉴,信其遗风。 则是一纪之淹,乃所以就百世之功。 石渠兰台,片言帝聪,考槃弗为,皦然初终,尤以见公之于元丰。 盖尽其魏阙之心,而裕陵之于温国,未尝不知其畎亩之忠也。 此帖之存,公心天通。 诋斥之诬,吁嗟麟穷。

译文:

士人们凭借道义相互交往,哪里会去计较功劳,更何况是范公呢。 当范公承担整理唐朝历史的重任时,他从容不迫地梳理典籍。 他已经在迩英殿呈上了所编修的书籍,而且范公还能用这三百年的历史借鉴,传承那些往昔的良好风尚。 那么这长达十二年的时间耽搁,其实是为了成就流芳百世的功业。 在石渠阁、兰台这样的藏书之处,范公只言片语就能让皇帝明白事理。他不追求隐居自乐,始终光明磊落,由此更能看出范公在元丰年间的行事风范。 这是因为他完全尽到了臣子对朝廷的忠心,而神宗皇帝对于司马光,也并非不知道他身处民间时那份忠诚啊。 这帖子留存下来,范公的心意与上天相通。 那些诋毁污蔑的言论,真让人感叹忠良之士的困厄啊。
关于作者
宋代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