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苏文登趋阙二帖赞

文字之祥,厥有原委。 父师昆弟,以及诸子。 文兮斜川,道兮颍水。 以文贯道,一家济美。 施及翰林,特游戏耳。 于风味中,亦复是似。 以坡为骨,以颍为髓。 苏门之英,来者视此。

译文:

文字能够呈现祥瑞之象,这其中是有根源和脉络的。 苏家有父亲苏洵作为师长,还有苏轼、苏辙兄弟,以及他们的子侄们。 在文学创作方面,如同斜川的诗文那般美妙(斜川指代苏家文学创作的高妙境界);在道德学问方面,就像颍水之深远醇厚(颍水这里寓意苏家道德学问的高深)。 他们用文学来贯穿道德理念,一家人都在文学和道德方面成就美好,为家族增添光彩。 这种文学与道德相融合的才华到了苏门翰林学士(可能指苏轼、苏辙等苏门杰出文人在翰林的任职)这里,有时候只是当作一种游戏罢了。 在他们作品所呈现出的风味之中,也依旧是如此(保持着文学与道德的统一)。 (他们的文学作品)以苏东坡的风格为骨骼,以苏辙的内涵为精髓。 苏家的精英们所展现出来的成就,后世的人可以以此为典范。
关于作者
宋代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