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乙亥,珂丞军器,居于宝莲。 邻有善士,曰范择能,实祖太史。 百年相承,文献攸萃。 暇日启钥,抉奇出秘。 有三轴者,实公程艺。 捧玩再拜,始识公字。 丁丑禾兴,刻置官寺。 枣肥失态,莫尽体势。 粤来维扬,岁在癸未。 客出公帖,相示叹喟。 如昔所见,毫发毕似。 于翰墨间,更著风谊。 客谓此书,伐木无愧。 亟以归我,备名臣体。 琼函锦缲,明窗棐几。 时一展玩,若锵剑佩。 是岁七月,日维乙巳,淮海堂下,清阴蔽芾。 我时受藏,午暑犹炽。 月纪岁合,时又其位。 于日之吉,与初览对。 载见载识,若合符契。 岂非天耶,尚勿失坠。
吕文靖亭候帖赞
译文:
嘉定乙亥年,我(岳珂)在军器监任职,居住在宝莲。邻居中有一位善良的人,叫范择能,他实际上是太史的后人。他们家族百年来世代传承,有关文化的典籍和贤才事迹都在这里汇聚。
闲暇的时候,范择能打开箱子,从里面找出了奇异珍贵的东西。有三幅卷轴,是吕文靖公的书法作品。我恭敬地捧起把玩,再三下拜,这才认识了吕公的字迹。
嘉定丁丑年,在禾兴这个地方,有人把这些字迹刻在官府的庙宇里。但刻字时枣木纹理的影响让字迹失去了本来的形态,没能完全展现出吕公书法的笔势韵味。
到了癸未年,我来到扬州。有客人拿出吕公的字帖给我看,一边展示一边感叹。这字帖和我从前见过的,一点细微的地方都一模一样。在这书法之中,更能感受到吕公的风度和情谊。客人说这字帖,称得上是优秀的书法作品。他马上把字帖送给了我,让我能完备地拥有这位名臣书法的风格。
我把这字帖放在精美的盒子里,配上锦缎的套子,摆在明亮窗户下的榉木几案上。时不时拿出来欣赏把玩,就好像能听到吕公身上佩剑玉佩相互撞击的声响。
这一年的七月乙巳日,在淮海堂下,清凉的树荫浓密。我当时接受收藏这字帖时,中午的暑气还很炽热。如今月份和年份都刚好对应,时间又到了当初第一次看字帖的那个节点。在这个吉祥的日子,我再次拿出来观赏。我反复看反复辨认,就好像符契的两半完全吻合。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我一定要好好保存,可不能让它丢失损毁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