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韦杜三诗御书赞

古者赋诗,惟以言志。 或陈卒章,或摭首意。 惟圣秉箓,启于多艰。 北乡之悲,銮舆未还。 岁时顾瞻,雪涕凝𥩟。 宸毫寄心,亦或有取。 惟唐二臣,一唱一酬。 节物感怀,下笔不休。 西清燕闲,念此夐隔。 鬰乎居南,凄其望北。 璧跗琅钮,舒卷龙牋。 白云其翔,契阔十年。 臣之管窥,尝读国史。 曹勋衣襟,洪皓幅纸。 或恸或泣,或命以官。 或间持书,或使问安。 玉音琅琅,具记青汗。 宜其注思,感此归雁。 三诗之作,迭写杜韦。 社日二篇,独书前诗。 昭哉圣情,如古之赋。 迄其弗偿,徒切舜慕。 霜露之履,谁无此哀。 止或尼之,谓之何哉。 是帖之传,式媲遗训。 敌忾于王,见者必奋。

译文:

在古代,人们创作诗歌,只是用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有的人引用诗歌的最后一章来表意,有的人摘取诗歌开头的意思来抒情。 圣上秉承天命即位,却开启于诸多艰难之时。有着向北遥望故乡的悲叹,因为皇帝的车驾还没有从北方回归(暗指徽钦二帝被掳)。每到年节的时候,圣上回首往事,泪水洒落,长久地站立凝望。圣上用御笔书写来寄托心意,也是有所选取。 唐代有两位大臣,一人作诗起兴,另一人酬和。他们因时节景物触发感慨,提起笔来作诗不停。圣上在皇宫清暇之时,想到与北方故乡的遥远隔绝。忧郁地身处南方,凄凉地遥望北方。 那装饰精美的书卷,玉做的书轴头,琅玕做的钮,舒展开卷起那绘有龙纹的纸张。就像白云在空中飞翔,时光已经过去十年之久。 我以浅薄的见识,曾经读过本朝的历史。曹勋在衣襟上写下忠心之言,洪皓用纸张传递消息。他们有的悲痛哭泣,有的因此被授予官职。有的秘密传递书信,有的奉命去问候圣上。圣上的言语清朗,都记载在史册之上。圣上关注此事,被那归雁触动情思也是自然的。 这三首诗的创作,依次书写了杜甫和韦应物的诗。社日的两篇,只书写了前面那首诗。圣上的深情昭然若揭,就像古代那些寄托情感的诗作。但最终愿望未能实现,只能徒然地像舜帝思念亲人那样深切悲痛。 谁在岁月流转中不怀有这样的哀伤呢?然而事情却被阻止或妨碍,这又该怎么说呢? 这御书诗帖的流传,足以媲美先人的遗训。见到它的人,必定会激发起对抗敌人的斗志,为君王效力。
关于作者
宋代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