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回之秘天所示,风行雷厉动一世。 独持八柄昭驭贵,驭贵驭富抑其细。 百年史牒记金匮,木脚东廊果何地。 谁从六阁得幅纸,朱书旁行俨如此。 贵珰日月书纸尾,宛如宣和见宣底。 参稽天笔良不类,恭览比方三叹喟。 王蔡诸臣真可罪,区区球补虮虱耳。 汴都徬徨尘未洗,此帖间行来万里。 大书尊尧诋王氏,责以格君法当尔。 奸谀直笔诛既死,愿以所书裨太史。
徽宗皇帝读阁支降御笔赞
译文:
这首诗是赞颂宋徽宗御笔的,下面为你逐句翻译:
那如星辰般光辉灿烂、神秘莫测的御笔旨意,是上天所明示的,它如狂风骤起、雷霆震响,震撼了整个时代。
皇帝独自掌握着八项重要的权力,以此来彰显对权贵的统治,驾驭权贵、掌控财富,抑制那些琐碎的事务。
百年来的史册都记载在金匮之中,可那所谓“木脚”“东廊”究竟是什么地方呢?
不知是谁从六阁之中得到了这一幅纸,上面用朱笔写成的文字,横排排列,整齐严谨得就像这样。
显贵的宦官在纸的末尾标注上日期,就好像在宣和年间看到的宣旨底本一样。
仔细查看这御笔,觉得它和一般的文字确实很不一样,恭敬地阅览并对比之后,不禁再三叹息感慨。
王黼、蔡京等大臣实在是罪不可赦,他们那些微不足道的补救之举,就如同虮虱一般渺小无用。
汴京依旧处于动荡之中,尘埃尚未洗净,而这一帖御笔却辗转从万里之外流传而来。
上面用大字书写着尊崇尧帝、诋毁王安石的话语,责备臣子要辅佐君主,按道理就应该这样。
那些奸邪谄媚之人,即便已死,也被这直笔批判。真希望能把这御笔所书的内容提供给史官,以助其记录历史。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