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处分手札御书赞

于赫炎图,真主勃兴,人文其昌。 天开神机,海岳洗氛,龟龙发祥。 明明庙谟,麾指变更,著于宸章。 十行之颁,六合驿行,动罔不臧。 片幅所传,神护鬼呵,积于缣缃。 笔纵墨浓,奇正迭参,芸阁之藏。 臣传此札,字体静严,意态斋庄。 或指以疑,臣谓不然,各适所当。 前朝大臣,帝心所祗,理异寻常。 岂以军书,龙战鹰扬,而可比方。 或敬而咨,或召而亲,都俞岩廊。 帝心所形,帝札所存,默寓弛张。 璆琅鸣琚,佩玉以趋,韬锋歛铓。 辟阖坤干,风霆云烟,万世所望。 意其当时,左右拱承,日思赞襄。 君臣同心,始于一堂,以达八荒。 后三百年,来瞻奎躔,犹知激昂。 有伟副车,承平之储,印以含光。 劫火洞昏,玉躞金题,犹识褾装。 于昭帝图,诏于后昆,不愆不忘。 惟天纵之能,惟心之亨,惟断之刚。 臣得其真,宝以昭之,冠于百王。

译文:

啊!那辉煌的国运蓝图,英明的君主蓬勃兴起,使得文化盛事蓬勃发展。 上天开启了神奇的机运,大海和山岳间的阴霾被洗净,龟龙等祥瑞之物都纷纷出现,预示着吉祥。 那清晰明确的朝廷谋略,皇帝挥手指挥着局势的变革,这些都清楚地记载在皇帝的御笔文章之中。 皇帝的诏书一旦颁布,便迅速通过驿站在天下四方传播开来,所到之处,诸事无不妥善顺遂。 这流传下来的片纸御札,受到神灵的护佑、鬼怪的呵禁,长久地保存在书卷之中。 书法笔势纵横,墨色浓重,奇正之法相互交织,被珍藏在藏书的楼阁里。 我传下这御札,它的字体沉静严谨,意态端庄肃穆。 有人对此表示怀疑,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每一种风格都适应当时的情境。 前朝的大臣们,是皇帝心中所敬重的人,其中的道理不同于平常。 怎么能用那些用于军事的文书,如同龙争虎斗、鹰击长空般的内容来作比较呢? 有的大臣带着敬意来咨询,有的被皇帝召见亲近,君臣在朝廷之上和谐融洽地商议国事。 皇帝心中的想法,都体现在这御札之中,默默地蕴含着松弛与紧张的治国之道。 大臣们身佩美玉,行走时发出悦耳的声响,收敛着锋芒。 这御札如同天地的开合,风云雷电的变幻,是万世所敬仰的。 猜想当时,皇帝身边的臣子们恭敬地簇拥着,每日都想着辅佐皇帝。 君臣上下同心,从朝堂之上开始,进而影响到整个天下。 三百年之后,我来瞻仰这如同奎星般闪耀的御札,依然能感受到它的激昂振奋。 有尊贵的副车之臣,在太平盛世中作为储君,为御札盖上了含光的印章。 即使经历了战火的昏暗破坏,御札的玉质标签和金色题签,依然能让人辨认出它精美的装帧。 那辉煌的皇帝功业图景,昭示着后世子孙,不要失误、不要遗忘。 皇帝有着上天赋予的才能,心地通达,决断刚毅。 我得到了这真迹,把它当作珍宝来彰显其价值,它足以冠绝百代帝王。
关于作者
宋代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