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歌行

浩然一气古到今,古人无愧惟此心。 青天为幕地为席,醉里聊作乌乌吟。 君不见人生所重独名谥,一代简书耀青史。 当时命名偶然耳,跖圣丘愚果谁是。 又不见人生所愿在贵豪,汾阳钟鼎颜箪瓢。 祇今等是一堆土,宁识生前时所遭。 或言惟势可凌物,旦作参军暮苍鹘。 富方炼炭贫牛衣,上下升沈总飘忽。 又言有才堪动人,文章不过纸上尘。 卿云复生鲍谢作,我亦不识知谁真。 书函阖开古所患,万札千缄漫堆案。 当年京洛驿走尘,未见远官救刘晏。 人情炎凉今所同,鞠𦜕却篲寿迺公。 小儿坐睡触屏风,亦复谄语无所容。 回思一拙胜百巧,囊粟侏儒先亦饱。 才从埽轨学𢾅门,边上锄犁不相保。 又思三窟寄一身,东来入淛南入闽。 已惭下车冯妇笑,又恐顾影痴儿嗔。 一壶一锸醒复醉,便作刘伶藉糟计。 易园蓊蔚棠湖清,席上老兵未渠异。 一花一柳春复秋,更效凝式东西游。 池荷渐衰枣红近,恤纬那免孤嫠忧。 噫嚱人生万事大似茧抽缕,百绪千端无物不如许。 归欤一曲浩浩歌,尧舜揖逊汤武兴干戈。 从来剑佩常相磨,天地万物如予何。 渊明嗜酒称第一,不知寄傲义熙除酒更何术。 雍端但爱栗与梨,借使无此未应对酒成白痴。 乐天仅识庐山奇,肯信琴书泉石不堪引妻儿。 青山独往苦不早,自是金谷白首同归有何好。 浩歌对山开酒罇,看到月堕黄金盆。 往来正尔劳季布,贤佞岂必关王尊。 胸中浩浩顾所存,贯珠击节何足论。 我不能苦身刻骨为名抵死求媚妩,又不能南柯北牖指梦所历为喜怒。 权势文章共生死,谀书呓语相推许。 为身择地已为累,随戏逢场亦何补。 凛然浩气天地间,眇视万古同人寰。 沧溟易狭杯芥宽,北斗柄烂银河干。 浩歌正尔吐天籁,风月笙竽均一噫。 来者浩浩不可期,指此无愧惟心知。 青山白云随所之,浩歌更赋归来兮。

译文:

从古至今,那浩然的正气一直流传不息,古往今来的人,能问心无愧的也唯有秉持这颗本心。 把青天当作帷幕,把大地当作席子,我在醉意中随意地低声吟唱。 你没看到吗?人生最为看重的就是死后的名谥,它能让一代的史书记载闪耀于青史之上。但当初给人命名不过是偶然罢了,像盗跖被视为恶人、孔子被尊为圣人,这善恶贤愚又到底谁对谁错呢? 你又没看到吗?人生所期望的是富贵豪强,就像郭子仪家钟鸣鼎食,而颜回却箪食瓢饮。可如今他们都一样化为了一堆黄土,谁还能记得他们生前遭遇的种种呢? 有人说只有权势才能凌驾他人,早上还是参军,晚上就成了小丑般的角色。富人正忙着炼炭,穷人却只能裹着牛衣,人生的升降沉浮真是变幻无常。 又有人说有才华就能打动他人,但文章不过是纸上的尘埃。就算像卿云歌那样的佳作再出现,像鲍照、谢灵运那样的文采再展现,我也不知道谁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书信的开合一直是古人所担忧的事,千万封信札随意地堆放在桌案上。当年在京城洛阳驿马奔驰扬起尘土,却没见到远方的官员能拯救刘晏。 人情的冷暖古今都一样,为了讨好他人,连拿着扫帚的动作都有讲究,就盼着老人长寿。小孩子坐着打瞌睡碰到屏风,也能说出谄媚的话,让人无法容忍。 回过头想想,笨拙有时胜过百般机巧,就像宫中的侏儒,凭借俸禄也能先吃饱。刚想要遵循规矩、闭门不出,可连维持生计的农具都难以保全。 又想着像狡兔三窟一样为自己找个安身之所,向东到浙江,向南到福建。已经惭愧自己像重新操旧业的冯妇遭人笑话,又怕像痴儿一样顾影自怜遭人嗔怪。 拿着一壶酒、一把铁锹,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就像刘伶那样枕着酒糟过日子。易园草木茂盛,棠湖清澈,就和身边的老兵没什么不同。 看着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我要效仿杨凝式四处游玩。池塘里的荷花渐渐衰败,枣子快要变红,我也免不了像寡妇一样为国事担忧。 唉!人生的万事就像抽蚕丝一样,千头万绪,世间万物大概都是如此。 回去吧,唱一曲浩浩歌,想那尧舜以禅让之礼交接天下,商汤、周武王却以武力兴邦。自古以来,权贵之间争斗不断,天地万物又能把我怎样呢? 陶渊明嗜酒堪称第一,他说在义熙年间寄托自己的傲世情怀,可除了喝酒又有什么办法呢?他的儿子雍和端只知道喜欢栗子和梨子,假如没有这些,难道对着酒就要变成白痴吗? 白居易只知道庐山的奇美,怎肯相信琴书、泉石的生活不能带着妻儿一起享受呢?独自归隐青山可惜太晚了,像石崇在金谷园与绿珠白首同归又有什么好呢? 我对着青山高歌,打开酒樽,一直喝到月亮像黄金盆一样落下。人们来来往往就像季布一样忙碌,贤能与奸佞又何必将希望寄托在王尊这样的人身上呢? 我胸中浩然之气长存,那些像串珠般的言辞、打着节拍的夸赞又哪里值得一提。 我既不能刻苦修身、追名逐利、拼命讨好他人,又不能像在南柯一梦、北窗之下那样把梦中经历当作喜怒哀乐的缘由。 权势和文章都有兴衰之时,那些阿谀奉承的书、梦呓般的话语相互吹捧。为自己选择安身之地已经是一种负累,随波逐流又有什么益处呢? 那凛然的浩气在天地之间,我渺小却能藐视万古,与世间众人同在。沧海看起来容易显得狭小,而小小的杯芥却也能显得宽广,北斗星的柄都烂了,银河也干枯了。 我放声高歌,吐出的是自然的声音,就像风月中吹奏的笙竽,都是一样的气息。未来的人潮浩浩荡荡难以预料,我能指着自己的内心说无愧,这只有自己知道。 我要伴着青山白云随心而去,再唱着浩浩歌,吟唱着归来的诗句。
关于作者
宋代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