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作呈赵通判胡教授张总干

人言春游无不好,一日宴客三日饱。 翁言此语特未定,一日宴客三日病。 人生所愿筋力强,问花访柳同壶觞。 老夫岂无少年狂,胡为兀兀坐一床。 忆昔少时事宾友,常有清尊湛东牖。 稍长便不论升斗,才对白衣辄搔首。 东来三辅西陪京,二十四桥夸广陵。 万椽红蜡槌画鼓,醒处传杯醉中舞。 何尝一日不春风,酒光花艳诗兴浓。 兔肩鹿䏶坐据熊,急雪打面看雕弓。 笑谈千古一吷中,眼底顿觉四海空。 可怜芳草长边路,年少堂堂背人去。 欢筵徙废管与弦,粥鼎相随朝复暮。 塞砧街鼓总愁听,凉月花宵等虚度。 前旬作意趁万红,沈霪积雨仍多风。 中间一日稍晴意,药裹关心复思睡。 无毡坐上老相如,昔时依幕今题舆。 三君笑谈忽与俱,使我舍策忘其躯。 须臾把酒舌底滑,席地幕天醉乡阔。 明朝奇祟那可言,闭院重寻旧生活。 回思北海酒不空,料应多病过于侬。 坐客常满更可疑,华佗已死将谁医。

译文:

人们都说春游没有不好的,办一天宴会,能让人三天都有满足感。 可我却觉得这话不太对,办一天宴会,能让人接下来三天都难受。 人这一生都希望自己筋强力壮,能和朋友一起赏花游柳,举杯畅饮。 我难道就没有少年时的那种狂放劲儿吗?可为何如今却呆呆地坐在床上。 回忆起年少时和宾客朋友们相处,东窗下常常摆着清酒。 年纪稍长后就不再计较酒喝多喝少,可看到酒却常常发愁。 我曾东到三辅之地,西至陪都,扬州的二十四桥更是声名远扬。 无数红烛映照,有人敲着画鼓,清醒时传杯换盏,醉了就在一旁起舞。 那时候哪一天不是如沐春风,酒色花容间诗兴大发。 桌上摆着兔肩、鹿肉,大家围坐在熊皮上,迎着急雪,看有人张弓射猎。 谈笑间品评千古之事,仿佛都在一声轻呼之中,刹那间只觉得四海都在眼底变得渺小。 可惜啊,那芳草萋萋的漫长道路,年少时的美好时光就这么悄然离去。 欢乐的宴会不再,管弦之音也已停歇,每日只有粥鼎相伴,从早到晚。 边塞的捣衣声和街头的更鼓声,听起来都让人发愁,清凉的月色、花好的良宵,也都白白虚度。 前几天本打算去赏那万紫千红的花朵,可却一直阴雨连绵,还时常有风。 中间有一天稍微晴了些,可又被药罐子牵绊,还只想睡觉。 我就像那没有毡子的司马相如一样落魄,过去是幕僚,如今成了地方官。 赵通判、胡教授、张总干三位和我谈笑,让我瞬间放下了手中的拐杖,忘了自己的身体状况。 不一会儿喝了酒,舌头也变得灵活起来,感觉天地都成了我的幕帐和席子,醉乡无比广阔。 可第二天身体出了奇怪的毛病,这滋味实在难以言说,只能回到院子里,重新过那平淡的日子。 回想当年孔融的北海郡里酒一直不断,想来他肯定比我还多病。 说他家中常常宾客满座就更可疑了,华佗都已经死了,他病了又能找谁医治呢?
关于作者
宋代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