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七日步自虎溪至西寺摩挲率更旧碑近览前闻人故游有感而赋

龟趺千丈屹岧峣,古寺残僧正寂寥。 律演金轮开印度,字遗石磴说隋朝。 续题賸有名人迹,接畛犹逃劫火烧。 吊古未磨今古恨,又携筇策过前桥。

译文:

在十一月二十七日这天,我从虎溪步行到西寺。只见那巨大的碑座和高耸的石碑矗立在那里,仿佛有千丈之高,显得格外雄伟。古老的寺庙里,只剩下寥寥几个残僧,一片寂静冷清。 寺庙中所演绎的佛法,就像那金色的车轮,从遥远的印度传播而来,为人们开启智慧之门。而那刻在石台阶上的字迹,据说还是隋朝时期留下来的,承载着久远的历史。 碑上还留存着许多名人题刻的痕迹,这些题字见证了过往的繁华。寺庙周边的田地相互连接,虽然历经了岁月的沧桑,但竟然幸运地逃过了战火的焚烧。 我前来凭吊古迹,心中古今的遗憾和感慨怎么也磨灭不了。随后,我又拄着竹杖,缓缓走过前面那座小桥。
关于作者
宋代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