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淳熙日,中兴最盛年。 身逢千载运,眼见五朝天。 楚甸当澄按,岷江极溯沿。 经途俱极险,问字始能言。 卫国呼珠帽,阎公着玳筵。 进思红满幄,便室白连椽。 诏趁回衡雁,重听下峡猿。 讲书闻岳麓,论道识湘川。 至治承三纪,康谣沸九㙻。 亲逢尧寿并,继见禹功传。 阶玉骈床笏,籯金课椠铅。 程书仍把学,句读始精研。 白发沈詹事,青云张集仙。 遗经说东鲁,大义指南轩。 古郢十连地,修门万里船。 欢呼瞻玉轪,恭请拥珠鞯。 全盛开京邑,升平沸市廛。 民无买刀佩,士有诵声弦。 去国波浮鹢,炎陬瘴跕鸢。 稍知遗枉白,仅齿与龄玄。 附首丁宁切,垂膺涕泗连。 止樊谗暧昧,皖箦恨缠绵。 奏牒怀留语,慈亲返故泉。 名坊观正献,萧寺饯忠宣。 鼓笈来承学,抠衣接巨贤。 伊濂一宗匠,郑邓两魁躔。 持论闻忠厚,逢时正党偏。 伪名开建上,威燄张平原。 国论几沈痼,初心本怙权。 朱彭承既倒,沈季助方燃。 东阁陪公议,南州返客还。 奋身从百战,垂翅谒三铨。 累载需将冠,中宵叹著鞭。 穷边周障塞,访古涉淮堧。 归抱遗书痛,亲裁逸事编。 䌷藏金匮底,吁直玉阶前。 日射九关豹,风清列辟鹓。 丁时旒十二,乙奏牍三千。 鼙鼓宸心感,丝纶诏墨鲜。 铸佗光裂地,绘像焕凌烟。 狐史无留憾,麟台录奏篇。 贤书虽偃蹇,仓氏尚拘挛。 大幕开丘邓,从军下宿涟。 人谋自矛盾,民命困戈鋋。 已矣椎铜虎,归欤访石田。 哦松期埽迳,荐草又誊牋。 掌庋斯文在,鸣琚大老先。 扈祥才列属,鹤吊复题阡。 甫毕三朞制,重登九寺联。 曾因陈战守,尚忆奏蝉蜎。 冯翊菟符佩,华亭鹤羽翩。 弱翁惭美报,季子幸求遄。 兰省频分帐,枢庭恰缀员。 干时繇阃议,问俗许帷褰。 平籴千仓富,防江万鼓鼘。 田畴免捐瘠,闾里仅安眠。 戎监还文石,粮车抗使旃。 龙荒潴庙玺,鸿笔研山园。 为访平山柳,来寻九曲莲。 降胡启胶轕,走檄更喧阗。 位棘珪颁瑞,持荷袷在肩。 登坛委寄重,仗钺便宜专。 间使诛妖福,坚城馘逆全。 万艘争转粟,九府亦流钱。 诗祸兴同列,天游□上元。 闲僧偶传诵,匪石遂铭镌。 学羿招弯射,沤阳厌老拳。 了无虚券证,仅有巧言谝。 幕府门生旧,勋家宿契坚。 反身徒浩叹,齚舌谩思愆。 皇上颁明制,公朝雪滞冤。 复令修甬道,适遇奋空弮。 忧职霜侵鬓,忘餐颊露颧。 粗能供尺伍,何以报尘涓。 忽奉枢机召,难胜束帛戋。 迄孤朝仄席,敢望政齐璇。 误沐便蕃渥,重寻香火缘。 九霄三境近,十阁五云边。 倍惜筋骸老,空惊手足胼。 支离赋囊粟,温饱及华颠。 喘月牛歌戚,嘶风马忆燕。 枕戈悲壮志,揭橐愧空𫗴。 触事常多感,怀安祇自怜。 深山游鹿豕,交友半貂蝉。 北海亡郗渐,南荣偃偓佺。 余生知有幸,世虑盍无牵。 多幸偕癃老,清时释绊缠。 采芝从涧底,策杖又山巅。 止足须关念,沈迷盍久悛。 便须便潄石,勿使诿乘轩。 垤蚁还惊梦,冥鸿愿比骞。 屋闲云可宿,簷曝日常暄。 适性频移竹,忘忧更树蘐。 衔杯趁安健,卒岁乐周旋。 往岁当流马,归心听杜鹃。 方眠不忘起,已病始知痊。 鼯技羞穷木,羊肠易折辕。 但令思愦愦,岂厌腹便便。 逆旅还推枕,知音谩续弦。 谁谈少年事,为我写蹄筌。
山居感旧百韵
译文:
### 早年经历与盛世见闻
往昔在淳熙年间,那是大宋中兴最为兴盛的岁月。我有幸生逢这千载难遇的大运,亲眼见证了五朝的兴衰变迁。我曾在楚地巡查,也曾沿着岷江逆流而上又顺流而下。一路上的行程极为艰险,在与各地文人交流、请教学问的过程中才逐渐有了学识见解。我曾见到如同当年卫国使者戴着珠帽一般的场景,也曾参加过像阎公举办的豪华盛宴。在朝堂之上,红色帷幕中满是进谏的声音,内室里白色的屋椽整齐排列。我曾奉诏如回衡的大雁般匆忙赶路,又再次听闻那下峡时猿猴的哀啼。在岳麓书院聆听学者讲学,在湘水之畔领悟学问之道。
当时国家太平昌盛持续了三十多年,百姓安康的歌谣响彻九州大地。我亲身经历了如同尧帝般长寿的盛世之主,又看到了如大禹治水之功般的政绩传承。朝堂上官员们的玉笏如同阶上美玉般排列,富家子弟以金银培养学业。我勤奋读书,开始精心研究句读学问。白发苍苍的沈詹事,仕途得意的张集仙,他们讲解着东鲁的经典遗著,弘扬着南轩先生的大义。
### 人生起伏与政治风云
我到过古老郢都那样重要的地方,也乘坐着能行万里的船只来到京城。我曾欢呼着瞻仰皇帝的车驾,恭敬地簇拥着皇帝的坐骑。京城一片繁荣,市场上热闹非凡。百姓们安居乐业,不用再购买刀具防身,士子们诵读诗书、弹奏琴弦。
然而后来我离开了京城,如同水中的鹢首船随波漂流,来到了炎热多瘴气的南方,连天上的鸢鸟都因瘴气而坠落。在这里我渐渐了解到一些冤屈得以昭雪的事情,自己也到了年老的年纪。回忆往事,我俯首聆听教诲时十分恳切,想到过往不禁涕泗横流。我曾遭遇过谗言的困扰,如同樊姬所遇的暧昧谗言,又像皖箦之事般遗憾绵绵。我曾上奏章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惜此时慈母却已回归黄泉。我曾在名坊瞻仰正献公的事迹,在寺庙为忠宣公饯行。
我背着书箱来求学,恭敬地跟随巨贤学习。伊濂学派的宗师,郑邓两位杰出的人物,他们的言论让我懂得了为人忠厚的道理。但当时正值党争激烈,“伪学”之名在开禧年间兴起,平原郡王韩侂胄权势嚣张。国家的舆论几乎陷入混乱,那些人初心本就是为了争夺权力。朱彭等人的学说被打压,沈季等人却推波助澜。我曾在东阁参与公议,又从南方返回家乡。我奋勇投身于无数的战斗,却仕途不顺,多次去吏部谋求官职。多年来等待着出人头地的机会,半夜里还在感叹时光飞逝。我曾到过偏远的边疆,巡视关塞,访古踏足淮河边。归来后抱着先人的遗书悲痛不已,亲自编纂逸事。我把文稿藏于金匮之中,又在玉阶前直言进谏。希望能像阳光射透九关的豹影,让风气如排列整齐的鹓鹭般清正。当时皇帝在位,我上奏了三千字的奏章。我的奏章触动了皇帝的心思,皇帝的诏书新鲜墨香。功臣被封官加爵,画像高悬凌烟阁。史书没有留下遗憾,麟台记录了我的奏篇。
### 仕途波折与晚年感悟
虽然贤书之路坎坷不顺,我还受到一些束缚。后来我在丘邓的幕府中任职,跟随军队到了宿涟。然而人事谋划自相矛盾,百姓的生命被困于战争的刀枪之下。我最终罢官而归,想着回到田园。我本期望在松树下清扫小径,专心吟诗,可时光流转,荐草时节又忙于文书之事。我掌管着文化典籍,与前辈大老交往。我曾跟随祥瑞之事位列下属,又为逝者题写墓碑。守丧三年期满后,我再次登上九寺之位。我曾向朝廷陈述战守之策,还记得上奏时的情形。我曾佩戴冯翊的符印,如同华亭的鹤羽般自在。我惭愧没有做出美善的政绩,庆幸能及时求得退隐。
我在兰省多次任职,也曾在枢庭任职。我为了顺应时势参与幕府的商议,也能撩起帷幔了解民间风俗。我推行平籴政策使粮仓富足,防守长江时战鼓雷鸣。让田野里的百姓免于饥饿流亡,让乡里的百姓能够安心睡眠。我曾从边疆返回京城,掌管着粮车。我曾去探寻平山的柳树,寻找九曲的莲花。但此时边疆又有胡人挑起纷争,文书往来喧闹。我被授予高位,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拥有便宜行事的权力。我派遣使者诛杀妖贼,坚守城池斩杀逆贼。万艘船只争着转运粮食,国家的府库也有了钱财流通。然而我却因诗惹祸,与同僚产生矛盾,就像学羿射箭却招来攻击,在沔阳被人厌恶。没有实际的证据,只有花言巧语的诬陷。我的幕府门生旧友,与勋贵家族的旧情虽坚,但我也只能徒自长叹,反思自己的过错。
皇上颁布英明的制度,朝廷为我洗刷了多年的冤屈。我重新奉命修建甬道,却又遇到战事。我为职责忧虑,双鬓染上寒霜,废寝忘食脸颊消瘦。我虽能勉强为朝廷效力,却不知如何报答朝廷的恩情。忽然我接到枢机的征召,深感难以承受朝廷的厚待。我辜负了朝廷的殷切期望,不敢奢望能像贤能之臣那样施政。我有幸受到朝廷的优厚待遇,再次与朝廷续上缘分。我身处高位,却更珍惜自己年老的身体,惊觉自己已手足劳累。我虽能得到俸禄维持温饱,却如喘月的老牛歌声悲戚,嘶风的骏马思念着燕地。我枕着兵器悲叹壮志未酬,背着行囊惭愧自己空有食物。我对世事常常感慨万千,贪图安逸只会自我怜悯。
如今我在深山与鹿豕为伴,昔日的朋友很多都已身居高位。北海的郗渐已经离世,南荣的偃偓佺也已归隐。我知道自己余生有幸,世间的忧虑何必再牵挂。我有幸与年老体衰的人一起,在清平之世摆脱了羁绊。我在山涧底采摘灵芝,拄着拐杖登上山巅。我应该知足,不要再沉迷于世俗之事。我要漱石而居,不要让自己贪恋荣华。我希望能像垤蚁不再被梦惊扰,像高飞的鸿鹄一样自由翱翔。我闲居的屋子有云朵相伴,屋檐下阳光常常温暖。我为了顺应自己的性情频繁移栽竹子,为了忘却忧愁种植萱草。我趁着身体安康举杯畅饮,安度岁月。往年我像流马般奔波,如今归心似箭,听到杜鹃啼鸣更添思乡之情。我虽卧眠却不忘起身,生病后才知痊愈的不易。我羞愧自己像鼯鼠般技艺浅薄,又感叹人生如羊肠小道容易折辕。只要能让自己内心不再昏乱,何必在意肚子是否肥胖。我在旅舍中推开枕头,知音难觅,琴弦也难以续弹。谁能与我谈论少年时的往事,为我记录下那些经历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