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控免不获命恭读诏书圣训有朕正欲为卿直前枉之语感激思奋始决小草之谋

平生一寸心,不为世涂折。 平生七尺躯,拟慕志士烈。 吾门古乔木,每抱岁寒节。 三世秉一心,炯炯常不灭。 虽如卞献玉,自比来嚼铁。 闭门著辨诬,其事已合辙。 及逢明圣知,所遇皆夐绝。 隆兴录旧李,一诬出奎札。 嘉熙今诏书,复以枉为说。 人生贵知心,万事等一吷。 矧以万古光,下比覆盆揭。 忆昔贾奇谤,同舟忽秦越。 关弓比射羿,舍镞不虚发。 仍是同功家,以豢反得啮。 静思诬与枉,二字谨区别。 两朝寓至鉴,四海仰日月。 荡诬贵昭昭,错枉岂孑孑。 此恩无以报,蛇雀况微物。 匪石心可转,襆被计当决。 尘匣开青萍,何时衅妖血。

译文:

我请求免官未获批准,恭敬地诵读诏书,圣上训示中有“朕正欲为卿直前枉之”这样的话,我感动不已且想要奋发作为,这才决定出山任职。 我这一生,心中秉持着坚定的信念,不会因世俗的道路而屈服。我这七尺之躯,一直仰慕着有志之士的壮烈情怀。我家就像那古老的乔木,常常坚守着岁寒不凋的气节。祖孙三代秉持着同样的一颗忠心,这颗心明亮而永不熄灭。 我虽像卞和献玉一样,不被理解而遭遇坎坷,但我自己就如同来歙一样,心如铁石般坚定。我曾闭门撰写文章为自己辩白冤屈,所经历的事情其实都有迹可循。等到遇上圣明的君主了解我,我所遇到的一切都和从前大不相同了。 隆兴年间记录旧臣李若谷之事,因为一个诬陷之词就出自皇帝的诏书。嘉熙年间如今的诏书,又提到了“枉”这个字。人生最珍贵的是能遇到知心之人,其他万事就如同细微的声响一样微不足道。更何况如今有这万古的光明,就如同把倒扣的盆子揭开了一样。 回忆往昔,我遭到了奇怪的诽谤,原本同舟共济的人突然变得像秦国和越国一样疏远。有人像后羿射箭一样,拿着弓箭对我,而且箭无虚发。甚至还是曾经一同立功的人家,反而像被豢养的牲畜一样反过来咬我。 静下心来思考“诬”和“枉”这两个字,要谨慎地区别它们。两朝君主都有着明察秋毫的见识,四海之内的百姓都仰望着如同日月般的圣明。消除诬陷要做到明明白白,纠正冤屈不能孤立无援。 圣上的这份恩情我无法报答,连蛇和黄雀受恩都会图报,更何况我呢。我这心如磐石,不可转移,现在应该决定收拾行囊出山任职了。我打开尘封的匣子,拿出青萍宝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用它斩杀那些邪恶之人,让剑刃染上他们的血。
关于作者
宋代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