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决狱由宁海道中

山童首少发,石老脊多骨。 上犹剑戟关,下没沙碛窟。 曾无好步行,常有失足惊。 前若逢峻拒,后如迫使倾。 所幸甚艰难,平生备尝试。 险阻谁能知,乾坤元简易。

译文:

在宁海道上前往四明处理案件的途中,我看到那山间的树木就像年幼的孩童,枝丫稀疏,仿佛头上头发很少;而路边的石头如同历经沧桑的老者,嶙峋突兀,好似身上满是突出的骨头。 往上看,山势陡峭,山峰就像锋利的剑戟组成的关卡,难以轻易通过;往下瞧,道路下方是一片沙碛,道路仿佛都要陷进那沙坑之中。 一路上,根本没有一段好走的路,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还时常会因为脚下不稳而受到惊吓。 前方若是遇到险峻的地势阻拦,让人无法前行;后方又好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逼迫着人向前,仿佛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所幸啊,人生本就充满了这样的艰难,我这一生也早已对各种艰难险阻都有所尝试。 这一路上的险阻又有谁能真正知晓呢?但其实这天地之间的道理,原本就是简单而纯粹的,只要我们内心坚定,即便道路艰难,也能领悟其中真谛。
关于作者
宋代包恢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