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常简易,险阻知最精。 尧舜何艰难,难在知人明。 孔子每所患,因予犹改更。 险如彼山川,无如世人情。 明天而昧人,古人所讥评。 卓哉子陆子,高具双眼睛。 气貌才一顾,肺肝见如倾。 或但因传闻,能见人生平。 万象悉呈露,如揭日月行。 何畏乎功令,尧舜为法程。 所恶利口覆,孔子为权衡。 欲希象山翁,此目不可盲。 众欺恐寡信,多伪难皆诚。 虚受而实责,无容偏且轻。 张陈门下客,莫非天下英。 后至所居国,皆能居公卿。 济世才最急,泰道非徒亨。 下视瓮盎内,成雷聚蚊蝱。 鸟须九霄鹏,鱼必东海鲸。 为己与为国,灼知在先生。
送蒙斋赴召六首 其三
译文:
天地之间的道理常常是简单直接的,但对于艰难险阻的认知却是最为精妙的。
尧和舜治理天下的时候面临着怎样的艰难呢?难就难在能够清楚地了解和识别人才。
孔子常常忧虑的事情,是因为哪怕像宰予这样的弟子也还需要去教育和引导他改正错误。
山川的险峻固然可怕,但都比不上世间人心的复杂难测。
只明白自然规律却不了解人心世故,这是会被古人讥讽批评的。
卓越的陆九渊先生啊,他有着洞察一切的敏锐眼光。
他只需看一眼人的气质容貌,就能把对方的内心想法看得清清楚楚。
有时候仅仅凭借听闻和传言,他就能知晓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世间万物在他面前都无所遁形,就像日月高悬,光明磊落。
不必畏惧那些繁琐的法令条文,要以尧和舜的治国之道作为行为准则。
要厌恶那些巧舌如簧、颠倒黑白的人,以孔子的标准来衡量是非。
如果想要成为像象山先生陆九渊那样的人,这洞察人心的眼力可不能缺失。
众人相互欺瞒,就会让人难以相信他人;虚假的事情太多,就很难看到真诚。
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同时也要切实地要求自己,不能有偏见,更不能轻视。
张耳和陈馀门下的宾客,无一不是天下的英才。
后来他们到了各自所效力的国家,都能够位列公卿。
拯救世道最急需的就是有才能的人,社会太平不仅仅是表面的繁荣。
那些只知道在小圈子里争斗的人,就像在瓮盎里聚集的蚊虫发出嘈杂的声音,实在是渺小可笑。
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翱翔九霄的大鹏鸟,畅游东海的巨鲸。
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国家,我深知先生您心里是明明白白的。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