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象童蒙,以出伊始。 泉乃白水,出自艮止。 天一初生,纯一清明。 厥初始达,犹元而亨。 当其蒙稚,涓涓犹细。 及其渐进,混混未止。 如玉与珠,不曰白乎。 如冰与雪,湛不可污。 反求诸己,心正如是。 有生之初,纯白纯懿。 养之于蒙,作圣之功。 大人不失,与赤子同。 圣如夫子,皜莫尚已。 湼而不缁,洞彻表里。 溥博渊泉,浩浩渊渊。 皓如银河,月流星连。 仰观先圣,本同一性。 自始失养,遂终失正。 气或杂之,内欲蔽伊。 官或不思,外引远而。 蒙反成失,白反变黑。 黑水西流,清渭南隔。 君在家庭,习若少成。 异彼污世,同流浊泾。 外引内欲,永绝勿赎。 蒙养宜深,洊习宜熟。 濬发尔源,如发蒙然。 放乎四海,波涛际天。 学有源委,海可至矣。 所不然者,有如白水。
李养源自号蒙泉求诗于东平包某作此以赠之
译文:
水象征着蒙昧未开的状态,它开始流出的时候就是如此。泉,从字形看是“白水”,它从静止的山体中涌出。
天一之数代表着最初的生成,那是纯粹、单一且清澈明亮的。在它刚刚开始畅达的时候,就如同事物起始时的亨通状态。
当处于蒙昧幼稚阶段时,泉水只是涓涓细流。等到它逐渐发展,水流就会源源不断、奔腾不息。
就像美玉和珍珠,能不说它们是洁白无瑕的吗?就如同冰雪,清澈纯净不可玷污。
我们反过来审视自己,内心也应当如此。人刚诞生的时候,内心是纯洁美好的。
在蒙昧之时就注重培养,这是成就圣人的重要功夫。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失去那份纯真,就和婴儿一样。
圣人就像孔子,他的品德洁白高尚无人能及。即使身处污浊环境也不会被污染,内心和外在都清澈透明。
他的学问和品德就像广博深邃的泉水,浩浩荡荡、深不可测。又像皎洁的银河,月光与流星相连。
我们仰望古代的圣人,本质上和我们具有相同的本性。只是有些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好好修养自己,最终就失去了正道。
可能是气质受到了混杂,内心的欲望蒙蔽了自己。感官有时也不思考,被外界的诱惑引得越来越远。
这样一来,蒙昧反而成了一种缺失,洁白也变成了黑暗。就像黑水向西流去,与清澈的渭水相隔甚远。
您生活在家庭之中,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那污浊的世道不同,不与浊流同流合污。
要永远断绝外界的诱惑和内心的欲望,不再沾染。对蒙昧状态的培养应当深入,不断学习应当熟练。
挖掘您内心的源头,就像启发蒙昧之人一样。让这源头之水奔流向四海,掀起连天的波涛。
学问是有根源和脉络的,只要这样做,就可以达到像大海一样的境界。如果做不到,就会像失去了纯净的白水一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