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馆名犹在,燕山事有光。 解衣非楚纩,指廪异齐棠。 映日庭兰蔚,余风宰木香。 翠珉垂世劝,宁复事雕章。
挽钟保义
译文:
### 逐句翻译
- **窦馆名犹在,燕山事有光**:
- 窦家的书馆声名依旧留存世间,如同燕山窦禹钧教导五子的事迹闪耀着光彩。这里“窦馆”可能用了窦禹钧建书房让孩子读书的典故,“燕山事”就是指窦禹钧在燕山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五个儿子都科举成名的美谈,用来赞誉钟保义有类似重视教育、培育人才的事迹。
- **解衣非楚纩,指廪异齐棠**:
- 他解下自己的衣物去帮助他人,这可不仅仅是像楚人赠送丝绵那样简单的善举;他指向自己的粮仓开仓赈济,也不同于齐国棠邑那种普通的救济行为。“楚纩”是指楚国送丝绵给百姓抵御寒冷的事,“齐棠”可能是齐国棠邑的某次救济事件,这里强调钟保义的善举更为真诚、无私且有影响力。
- **映日庭兰蔚,余风宰木香**:
- 他的庭院中兰花在阳光映照下郁郁葱葱,象征着他培育的后辈人才茁壮成长、品德高尚。而他遗留下来的风范就像宰辅身上散发的香气一样,令人敬仰和怀念。“庭兰”常用来比喻优秀的子弟,“宰木香”以宰辅身上的香气比喻钟保义的高尚品德和良好风范流传久远。
- **翠珉垂世劝,宁复事雕章**:
- 用翠玉般的石碑来记载他的事迹,以此垂范后世,劝勉世人。又哪里还需要那些华丽雕琢的文章呢。“翠珉”就是指精美的石碑,这里表示通过石碑记载钟保义的事迹,让他的精神和行为成为世人的榜样,不需要用华丽的辞藻来夸赞。
### 整体译文
窦家书馆的声名至今仍在世间流传,燕山窦禹钧教导五子的事迹闪耀着光辉。钟保义解衣助人,这善举可比楚人赠送丝绵更加真诚无私;他开仓赈济,也远非齐国棠邑的救济所能相比。他培育的后辈如同庭院中在阳光映照下茂盛生长的兰花,他遗留的高尚风范就像宰辅身上散发的香气令人难忘。用精美的石碑记载他的事迹以垂范后世、劝勉众人就足够了,又何必再用那些华丽雕琢的文章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杜范
杜范(一一八二~一二四五),初字仪甫,改字成己(《漫塘集》卷一九《杜成己字序》,《宋史》本传作成之),学者称立斋先生,黄岩(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参军。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为主管户部架阁文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授军器监丞。累迁监察御史。以劾郑清之,出为江东提点刑狱。嘉熙二年(一二三八)知宁国府。四年,迁权吏部侍郎兼侍讲,改礼部尚书兼中书舍人。淳祐二年(一二四二),擢同签书枢密院事,四年,迁同知枢密院事。五年卒,年六十四,谥清献。有《清献集》十九卷。事见清同治吴县孙氏刻《杜清献公集》卷首黄裳《戊辰修史丞相杜范传》,《宋史》卷四○七有传。 杜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刻《杜清献公集》(简称明本,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清献集》(简称名贤集)。明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