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两见春载耜,老矣陈人愧髦士。 书生活计常若拙,瓶粟屡空固其理。 石庄好义无不为,独将饱腹念朝饥。 担石赪肩米叩户,要转儿啼成欢嬉。 此赐何敢望此老,况有新诗非草草。 再拜为之惊且慙,锦章玉粲鬭新好。 我贫犹有稻粱谋,更有贫士需麦舟。 为君乞与君然否,乐施曷计谁家留。
詹世显老丈舂米为赠时有张老之子携其父诗求月助即以詹米转馈之詹丈以诗送米和其诗
译文:
我回到这里已经两次见到春天人们扛着农具去耕种了,我这老头子面对那些杰出的青年真是感到惭愧。
读书人的生计常常显得笨拙,米缸里多次空空如也本来就是常有的事。
石庄的詹世显老丈心地善良,乐善好施,他唯独挂念着我早上饿着肚子。
他顶着晒红了肩膀的一袋米来到我家敲门,是想把我家中孩子的哭声变成欢笑声。
这样的馈赠我哪里敢奢望老丈给我呀,更何况他还写了新诗,可不是随随便便写的。
我恭敬地拜谢,既吃惊又惭愧,他的诗就像锦绣文章、美玉一般光彩夺目,新奇美妙。
我虽然贫困,但好歹还有些办法解决吃饭问题,可还有更贫困的士人等着别人的救助。
我替他们向您求一些帮助,您觉得可以吗?乐善好施又何必计较这些东西留在谁家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杜范
杜范(一一八二~一二四五),初字仪甫,改字成己(《漫塘集》卷一九《杜成己字序》,《宋史》本传作成之),学者称立斋先生,黄岩(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参军。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为主管户部架阁文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授军器监丞。累迁监察御史。以劾郑清之,出为江东提点刑狱。嘉熙二年(一二三八)知宁国府。四年,迁权吏部侍郎兼侍讲,改礼部尚书兼中书舍人。淳祐二年(一二四二),擢同签书枢密院事,四年,迁同知枢密院事。五年卒,年六十四,谥清献。有《清献集》十九卷。事见清同治吴县孙氏刻《杜清献公集》卷首黄裳《戊辰修史丞相杜范传》,《宋史》卷四○七有传。 杜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刻《杜清献公集》(简称明本,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清献集》(简称名贤集)。明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