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林上舍真意堂用其元和渊明韵二首 其一

趋赢厌市寂,洗听嫌瓢喧。 襟素倘相越,取舍谁为偏。 卓哉靖节翁,人境得僊山。 有真谅无赝,无往岂有还。 唯彼南山云,朝夕可晤言。

译文:

人们总是追求利益,厌恶市井的寂静;想要静心聆听,却又嫌弃瓢勺碰撞的声响。如果内心的质朴和纯粹有了差别,那么在取舍之间,又有谁能判定哪一方是偏颇的呢? 卓越超凡的靖节先生陶渊明啊,即便身处尘世,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山。他拥有真正的本真,自然不会有虚假的东西;他随性而为,又怎会有去而复返的纠结。 唯有那南山之上的云朵,无论清晨还是傍晚,都能与之亲切交谈。
关于作者
宋代戴栩

戴栩,字文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溪族子。尝学于叶适。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十六年,以监草料场门检点试卷(《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一八)。历官太学录、通判信州。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以实录院检讨官除秘书郎,出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有《浣川集》十八卷(明《国史经籍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诗文及《南宋馆阁续录》卷八、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 戴栩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浣川集》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