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阁行

北城之阳有南阁,李家石林丈人作。 上有储皇资善颜,下有先世淳熙脚。 前瞻平远后𬮱阇,左揖蟇颐右龙鹤。 丙丁架上书衡从,甲乙槛前石参错。 有时晨策披氤氲,九万帝青闯帘幕。 有时夜几凭泬寥,海牛挂空月为箔。 啾嘈市声不我即,淡沱春风无处着。 斯干秩秩兄弟好,伐木丁丁友朋乐。 我亦时为末至宾,尊前往往追酬酢。 主人挽我观南山,南山分明在天角。 岂不陪朝𬯀,浮云翳林薄。 浮云白衣苍狗耳,须臾变态山自若。 置之姑勿道,愿言细商略。 试观天地之最中,坎北离南俨成列。 人以一心位两间,取象为离岂徒设。 譬如南方万物皆相见,又如日中纤微靡不炤,亭亭当当亦绰绰。 远看鸢鱼近夫妇,仰观宇宙俯今昨。 随事炯然存,旦昼敢金铄。 主人闻此笑而兴,谓我此言亦观噱。 次成古歌行,聊当南阁说。

译文:

在北城的北面有一座南阁,它是李家的石林丈人所建造。 阁上有储君(太子)在资善堂时留下的题字,阁下面有先辈在淳熙年间的笔迹。 往前看是一片平远的景色,后面是城门的曲城;左边能看到蟇颐山,右边可遥望龙鹤山。 楼阁里丙丁书架上的书籍纵横排列,甲乙栏杆前的石头参差错落。 有时候清晨我拄着拐杖,拨开云雾,仿佛闯入了高远的青天、那如同帘幕般的广阔天际。 有时候夜晚我凭栏于空旷的天地间,天空中月亮如箔,海牛星(一种星宿)高挂。 喧闹嘈杂的市声无法靠近我,轻柔和缓的春风好像都没处落脚。 在这里,兄弟之间如同《斯干》诗中所描绘的那样相处融洽,朋友之间也像《伐木》诗里说的那样欢乐。 我有时也作为最后才到的宾客前来,在酒席前常常与大家相互敬酒酬答。 主人拉着我去观赏南山,南山清晰地矗立在天边。 难道我不想入朝为官、踏上仕途吗?只是那浮云遮蔽了山林草木。 可那浮云就像白衣苍狗一样变幻不定,一会儿就变了模样,而南山依旧安然自若。 先把这些事情放在一边暂且不提,我想好好地和大家仔细商讨一番。 试着观察天地间最中正的状态,坎(代表水,方位为北)在北,离(代表火,方位为南)在南,整齐有序地排列着。 人以一颗心处于天地之间,取“离”为象征难道是白白设置的吗? 就好像在南方,万物都相互交会、展现生机;又如同太阳在中天时,细微的事物都能被照亮,一切都恰到好处、从容不迫。 远可以看到天空中的鸢鸟和水中的游鱼,近能看到夫妇之间的相处;抬头仰望宇宙,低头回顾古今。 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清醒地明了其中道理,从早到晚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主人听了我这番话笑着站起身来,说我的这番话也挺值得一笑。 于是我写成了这首古歌行,就权当是对南阁的一番解说吧。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