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广安军勾侯挽诗

突兀双楠树,翘枝照户青。 春风吹湑湑,秋雨立亭亭。 蚁梦迷符竹,牛涔兀屏篂。 但令根本在,有茁媚阶庭。

译文:

这首诗整体是通过描写景象来表达对勾侯的一些情感和观点,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那两棵挺拔高耸的楠树啊,它们翘起的树枝映照着门户,一片青葱。 春天的风轻柔地吹拂着,楠树的枝叶随风摇曳、生机盎然;秋天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楠树却依旧直立、身姿挺拔。 勾侯就像陷入了虚幻的蚁梦一般,为那象征官职的符竹所迷惑(或许指陷入官场事务),在那如牛蹄印积水般狭小的境地中艰难而又兀立地支撑着(“牛涔”有局促、艰难之意,“屏篂”可能指应对的事物)。 但只要根基还在,就一定会有新的生机与希望蓬勃生长,就像这楠树一样,它的茁壮成长也能为庭院增添一抹美好。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