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宜人挽诗

勉夫惟有义,为舅可无生。 不是多闻识,那知真重轻。 子从观处化,身在吉中行。 况复无余憾,堂封勒蔡铭。

译文:

这首诗是对史宜人的挽诗,以下是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史宜人啊,你始终用大义来勉励自己的丈夫,侍奉公婆恪尽职守,甚至可以说为了尽孝甘愿付出一切。 若不是你见识广博、学识丰富,又怎能如此清楚地分辨事情真正的轻重缓急呢。 你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感化子女,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而你自己也一直行走在善道吉途之中。 更何况你这一生问心无愧,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如今逝去,人们会在你的墓前刻下赞颂的铭文,让你的美德流传后世。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