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州教授杜君挽诗

衣冠不但数城南,百世诗书味孔甘。 夜半辞金知畏四,璞中有玉刖宁三。 宦情本与秋俱薄,旅梦每惊春未酣。 已矣参军谁喜愠,一陂绿水镇涵涵。

译文:

这首诗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挽诗。以下是翻译成较为直白的现代汉语: 在这世间,有品德学问的人可不止雅州城南那些,杜君一家世代都浸淫在诗书之中,品味着儒家经典的甘甜。 就像古人半夜拒绝他人赠送的金子,深知要敬畏“四知”一样,杜君也有着高尚的操守,不贪图不义之财。他就如同那块内含美玉的石头,哪怕遭受多次冤枉(就像卞和被刖足三次),也坚守自己的美德。 他对仕途的热情本就如同秋日的景象一样淡薄,不会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在他乡的梦境里,常常会因为春天还未尽情展现它的美好而惊醒。 如今他已离去,就像当年的参军一样,再没有谁能表现出或喜或怒的真切情感了。只剩下那一池碧绿的湖水,依旧平静而深沉地泛着波光,仿佛在默默诉说着他的过往。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