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孺人挽诗

一性根原匪自今,厥生异甚理难寻。 因思出腹恩难称,不恤伤肤念极深。 雷殷饥肠旋歛蛰,春温好语解移阴。 华堂命服蕃孙子,天报还渠一片心。

译文:

一个人的品性根源并非从现在才开始形成,郭孺人出生时就极为与众不同,其中的道理实在难以探寻。 想到她诞育子女的恩情难以用言语衡量,她从不顾惜自身伤痛,对子女的挂念情深意切。 她就像那雷声轰鸣,能让饥肠辘辘之人振作起来,如同蛰伏的动物听到雷声而苏醒;她温暖美好的话语,能像春天的阳光一样,化解心中的阴霾。 在华丽的厅堂里,她身着命服,子孙绕膝、家族兴旺。上天终究会回报她的一片赤诚之心。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