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携客自康王观东北行十里观谷帘泉 其二

笋将轧轧度岩隈,乱涧穿空去复回。 方识人间真毁誉,只缘亲到地头来。

译文:

我们乘坐着竹子编成的轿子,在“轧轧”声中缓缓经过那岩石的弯曲处,眼前是纵横交错的山涧,水流在山间穿流,时而向前奔去,时而又折转回来。 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人世间那些所谓的真实的赞誉和诋毁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啊,很多事情只有亲自到了事情发生的地方、深入了解情况之后,才能有真切的认识。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