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益教授再用韵赋弈有审机从谏之诲某复和呈 其二

古人用众水如持,不为常安不虑危。 违谏伏波终自困,捍羌充国本无奇。

译文:

这并不是一首古诗词,而是一首宋诗。以下是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古代的人指挥众人就如同操控流水一般自如,他们不会因为一时的安定就不考虑潜在的危险。 当年马援(伏波将军)不听从他人的劝谏,最终陷入困境;而赵充国在抵御羌人时,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奇谋妙计,不过是稳扎稳打、从实际出发罢了。 注:“伏波”指东汉名将马援,他被封为伏波将军,曾在征讨五溪蛮时,因不听从别人的正确建议而导致战事不利;“充国”指西汉名将赵充国,他在处理西羌问题上主张屯田,逐步瓦解羌人势力,看似无奇却行之有效。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