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 其一七

越台雨壑压层巅,下有蓬莱镇越颜。 拄笏正当秦望岭,遶城总号会稽山。

译文:

高耸的山巅之上,会稽的高台与雨中的沟壑相互映衬,气势非凡。山下那如蓬莱仙境般的景致,就像是为越地增添了一副美丽的容颜,稳稳地镇守着这一方土地。 我手持着笏板,正好面对着秦望岭,极目远眺。环绕着城郭的,那连绵不绝的山脉,统统都叫做会稽山。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