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 其一四

禹穴元从一罅通,禹陵元在乱山中。 饮泉窆石皆如此,误却东游太史公。

译文:

大禹的墓穴原本是从一条狭窄的缝隙才能通进去,大禹的陵墓原本就坐落在那一片杂乱的山峦之中。 像那饮泉和窆石的情况都是这般不起眼,怪不得耽误了当年东游至此的太史公司马迁。 (注:“饮泉”“窆石”是与大禹相关的遗迹。司马迁曾东游会稽探寻禹穴等相关事迹。此诗表达出实际看到的大禹相关遗迹的平常,与人们想象的可能有差距。 )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