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丁亥秋祀毕劳农北郊苏提干以疾不往以诗见寄因次其韵

秋尝事毕与宾游,神惠如临不敢留。 骑吹一川松露晓,踏歌千里稻云秋。 豳公堂上兕觥荐,郓使溪前经律诹。 尽日临民看不足,归从苏子静中求。

译文:

秋天的祭祀活动结束后,我便和宾客们一同出游。神灵的恩惠仿佛就在眼前,让我不敢有丝毫的停留,得赶快去做接下来该做的事。 在这清晨时分,伴着骑兵和乐队的声响,山间松树上的露水闪闪发亮,整个山川都沉浸在这氛围里。放眼望去,千里稻田就像秋日里的云朵般连绵起伏,人们一边踏歌一边劳作。 在那如同《诗经·豳风》所描绘场景的公堂之上,大家举起兕觥互相敬酒。在郓使溪前,有人还在认真地探讨经律方面的学问。 我一整天都在关注着百姓们的生活,怎么看都看不够。游玩归来后,我要和苏子(可能指苏提干)一起,在宁静之中探寻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哲理。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