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南山寺约汪宪

天开三十六宫春,又见阶蓂七叶新。 雨足翦来齐麦垅,时和看不断游轮。 记曾英簜为使客,却拥朱轓作主人。 客主何常均寄耳,系边认取本来身。

译文:

春日来临,仿佛上天开启了三十六宫的繁华春景,我又见到台阶旁的蓂荚长出了七片新叶(古代传说蓂荚是瑞草,叶子会随日期生长,七叶代表正月初七“人日” )。 雨水充足,田野里的麦苗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如同麦垅一般,在这风调雨顺的时节,江面上游船往来不断。 还记得曾经我作为使者,手持英簜(代表身份的符节)出行,如今却坐着朱轓(高官所乘之车)成为了这一方的主人。 客人和主人的身份哪里是固定不变的呢,不过都是暂时的寄托罢了,我们应该在这尘世的纷扰中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