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丞兄闻丁卯十一月三日朝报 其二

傥来得丧本无关,或为鸿毛加太山。 纵昔尹鼯宁有损,及今投裔枉为奸。 公私界分分明甚,狂圣途程念虑间。 初学粗知真富贵,从今克复愿睎颜。

译文:

偶然得到的名利得失,原本就和自身没什么关系,有的人把它看得轻如鸿毛,有的人却把它视为重于泰山。 就算过去那些像尹氏、鼯鼠一样的小人(这里可能是指奸佞之徒)得势,又哪会对真正的君子有什么损害呢?到如今他们被流放到边远之地,却还被认为是被冤枉的奸人(可能是指一些人不理解他们受惩处是应得的)。 公与私的界限是非常分明的,疯狂之人与圣贤之人的道路,其实就在于内心的一念之间。 刚刚开始学习,我已经略微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富贵,从现在起我愿意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像颜回学习(睎颜就是希望像颜回那样有高尚的品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首诗里“尹鼯”等表述的理解可能因缺乏更详细的背景知识而有偏差,翻译也只是尽量贴合诗句大致意思。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