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温泉

庐山一滴水,雕尽诗人肠。 道傍有温泉,恝然如遗忘。 浅夫既阁笔,知士亦括囊。 或云匪难知,水火互阴阳。 水根于天一,至阳所潜藏。 所以井生荧,亦有泉如汤。 吾尝谓或言,子语未精详。 水实含内景,火乃无寒光。 水将而不迎,火迎而不将。 君看月受日,又验坤含章。 吾言与邵语,或可补诗亡。

译文:

庐山的那一滴水啊,耗尽了诗人们的才思。 可那道路旁边的温泉,却被人们冷淡地遗忘。 浅薄之人搁下了手中的笔,有见识的人也缄口不言。 有人说这并非难以知晓,水和火相互构成阴阳。 水源于那最初的天一之数,阳气潜藏在其中。 所以井中能生出微光,也有泉水如同热汤。 我曾说这些人的言论,说得还不够精细周详。 水实际上蕴含着内在的景象,火是没有寒冷光芒的。 水是被动承接而不主动迎纳,火是主动迎纳而不被动承接。 你看月亮接受太阳的光辉,再验证坤卦包含着美好的文采。 我的话和邵雍的言论,或许能弥补诗歌中缺失的道理。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