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饮建业,寤寐北山灵。 三过又不入,风雨盲其程。 一朝决会期,万籁不敢声。 断潢卷夕潦,列𪩘浮帝青。 因思山中人,昔日相熙宁。 不知学何事,莽制为周经。 群公咸其辅,不悟宗康成。 相承至章蔡,九州半膻腥。 历年百七十,众寐未全醒。 三经犹在校,从祀犹在庭。 追惟祸之首,千古一涕零。 大钧窅难问,山云水泠泠。
江东漕使兄约游钟山分韵得泠字
译文:
多年来我在南京饮酒生活,日夜都梦着钟山的神灵。
多次路过钟山却没能进去游览,风雨遮蔽了前行的路程。
有一天终于决定来此赴约,连自然界的各种声响都好像不敢发出。
干涸的沟渠卷走了傍晚的积水,连绵的山峰在天空下浮着一片青黛之色。
由此我想起了山中的王安石,他在熙宁年间曾活跃一时。
不知道他到底钻研的是什么学问,把王莽那套制度当作周朝的经典。
众多官员都辅佐他推行新政,却没领悟到要尊崇像郑玄那样的正统学问。
这种情况延续到章惇、蔡京时期,大半个国家都陷入了污浊混乱之中。
到如今已经过了一百七十年,众人还没有完全从迷梦中醒来。
《三经新义》还在被校订研读,王安石还在孔庙中享受从祀的待遇。
回想起这灾祸的源头,让人千古之下也不禁悲泣落泪。
造化的深意深远难以探寻,唯有山间的流水发出泠泠的声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