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北岩之畴昔梦作二诗觉而仅记一联云鬓发丝丝半已华犹将文字少年夸明日为客诵之客十三人请以是为韵予分鬓字

时事雕壮心,词华误双鬓。 昨梦忽儆予,觉来起孤愤。 五官予所司,此梦乃予训。 是心协蓍龟,是气通祲𪸩。 形骸且不察,理性抑难尽。 晓筇度云壑,疏林露鹰隼。 暮归踏江声,寒流烛蛟蜃。 惕思怀襄日,气势如项陈。 天根忽晨见,卷去不盈瞬。 犹然玩文采,吾果不知分。 饮俊习未忘,依前赋分韵。

译文:

如今这变幻的时事,一点点消磨着我曾经壮志满怀的心;那华丽的辞藻,不知不觉中耽误了我青春的容颜,两鬓都已斑白。 昨天夜里忽然做了个梦,它仿佛在警醒着我,等我从梦中醒来,满心涌起孤独与愤懑。 眼、耳、鼻、口、心这五官各有其职责,而这个梦就像是对我的训诫。我的内心就如同能预知未来的蓍草和龟甲一样灵验,我的精神意气能与天地间的气象相通。 可连自己的身体状况都没能察觉,更何况要彻底探究明白世间的道理呢,这实在是太难做到了。 清晨,我拄着竹杖穿过云雾缭绕的山谷,稀疏的树林里,隐隐露出鹰隼的身影。 傍晚归来,脚下踏着江水流动的声音,那寒冷的水流中仿佛有蛟龙和大蛤在游动,月光就像蜡烛一样照亮着它们。 我不禁想起洪水泛滥的日子,那汹涌的气势就如同项羽和陈涉起兵时的浩大场面。 忽然间,天际的星宿在清晨出现,可它转眼间就消失不见。 我却还在沉迷于舞文弄墨,我真是没有自知之明啊。 平日里喜欢饮酒赋诗的习惯始终难以忘怀,依旧像从前一样,按照分好的韵脚来写诗。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