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功记竹洲,所业在淇奥。 谓学与自修,此何取于竹。 士龙来谂余,试请言其目。 天地之大端,松篁受命独。 阴阳迭盈虚,表里更见伏。 厥象肖坎离,厥理寓姤复。 榆杏柞与檀,四序所宜木。 此独贯四时,不受寒暑触。 示人人不察,但识霜更绿。 谁能淇之上,兴寓三反复。 形气互发明,显微相贯属。 嗟余粗知方,倚枝看不足。 安得两洪君,试同烟露宿。
洪士龙以洪舜俞考功所作竹洲精舍记见问
译文:
考功郎洪舜俞为竹洲精舍写了一篇记文,文中所涉及的学业追求如同《诗经·淇奥》里对君子品德的崇尚。他说求学与自我修养,这和竹子有什么关联呢。
洪士龙来向我询问此事,我就试着说说其中的要点。天地间有重要的法则,松树和竹子所禀受的天性很独特。
阴阳二气交替消长,竹子的内外有着不同的呈现与潜藏状态。它的形象就像八卦中的坎卦和离卦,它所蕴含的道理包含着《易经》里姤卦和复卦的哲理。
榆树、杏树、柞树和檀树,是适合四季不同时节生长的树木。但只有竹子能贯穿四季,不受寒冷和炎热的影响。
向人们展示竹子,人们却没深入察觉,只知道它在霜雪中更加翠绿。
谁能在淇水岸边,反复地品味竹子所蕴含的意趣呢?
竹子的外在形态和气韵相互彰显,其明显的表象和细微的道理相互贯通。
唉,我只是粗略地知道其中的方向,靠着竹子的枝干怎么看都看不够。
怎么才能让洪舜俞和洪士龙两位先生,一同与我在竹林的烟霭和露水中留宿,共同探讨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