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仲博归蜀

江头送客雪初晴,木叶脱尽山空明。 天高地迥著行客,昂昂野鹤相似清。 晓空霜唳三两声,扶木枝上阳乌惊。 岂无枯蚓若残粒,宁肯俛首鸡鹜争。 伊人伊人此为客,不是伊人招不得。 固有比隣不往来,那能万里相追逐。 泸涪江上初戒舟,荆江夏簟赤壁秋。 长江镜滑无纤滓,致君肝鬲尔许侔。 竟成何事客先发,赢得满头桩岁月。 丈夫身在复何忧,莫作无相见期别。

译文:

江边送友人远行,刚刚雪过天晴,树叶都已落尽,山峦显得格外空阔明朗。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你这位远行的人置身其中,气宇轩昂,如同那野鹤一般清逸高洁。 清晨的天空中,你发出几声如野鹤般清厉的鸣叫,连扶桑树枝上的太阳鸟都被惊动。 难道世间没有那些如同枯蚓和残粒般的小利吗?可你怎会愿意低头与鸡鸭之辈去争抢。 你呀你,来到此地做客,若不是你这样的人,也不会被招来。 有些人即使是邻居也不相往来,可你却能不远万里来追随。 你当初在泸涪江上准备好船只出发,途经荆州、江夏,到赤壁时已入秋季。 长江平静得像镜子一样,没有一丝杂质,你对君王的耿耿忠心就如同这纯净的江水。 最终事情没有办成你却先离开,只落得满头增添了岁月的白发。 大丈夫只要人还在又有什么可忧虑的,不要搞得像是从此再难相见的分别。
关于作者
宋代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纳兰青云